第11章

阴阳

在长生峰的幽篁小筑里,翠竹环绕,清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刘璃手持阴阳双鱼佩,神色恭敬地站在毕长生面前。

毕长生轻抚胡须,目光落在刘璃手中的玉佩上,缓缓开口:“刘璃,你修习阴阳之力也有些时日了,可对这阴阳之道有何感悟?”

刘璃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弟子初窥门径,只觉阴阳似两极,一黑一白,一正一负,相生相克。运用阴阳之力时,需谨慎平衡,稍有差池,便会失衡。”

毕长生微微点头,抬手一招,地上的竹叶自动汇聚,在他掌心化作一幅阴阳太极图,缓缓旋转。“你所言不错,但阴阳之道,远不止于此。”

他指尖轻点太极图,“这阴阳,并非简单的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此乃阴阳至理。”

刘璃若有所思,目光紧紧盯着那幅竹叶太极图。

毕长生继续说道:“你看这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两面。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男为阳,女为阴。阴阳交融,方能化生万物。”

他看向刘璃,眼中满是期许,“你的阴阳之力,也应如此。在攻击时,不可一味刚猛,要懂得以柔克刚,融入阴柔之力;在防守时,亦不能只知守御,需适时反击,发挥阳刚之威。”

刘璃心中一动,似有所悟。他运转体内阴阳之力,双鱼佩光芒大放,黑白二气相互缠绕,隐隐有融合之势。

毕长生见状,面露欣慰之色:“不错,继续感悟。当你能真正将阴阳之力融为一体,达到阴阳平衡、混元归一的境界,方能发挥出阴阳之力的最大威力。”

刘璃深吸一口气,全神贯注地沉浸在对阴阳之道的领悟中。

他想起曾经在修炼时,总是过于注重阴阳的对立,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如今经毕长生的一番点拨,他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看到了阴阳之力更为广阔的天地。

随着刘璃的感悟加深,周围的灵气开始疯狂涌动,黑白二气在他身边盘旋飞舞,形成一个巨大的阴阳旋涡。

毕长生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刘璃,心中暗赞:此子天赋异禀,又能虚心受教,将来必能在阴阳之道上取得非凡成就 。

在这自创的小世界中,有人重活一世,有人只过了几天,可是在现实中都只过了一刹那。

一道温和的声音响起“醒来吧,你们考验全部通过了,去长生峰草庐,那里有我一位弟子。”

听着渐行渐远的声音众人互相观望,看着彼此眼中难以掩藏的喜悦,他们知道,他们彼此的命运被改变了。

众人站在长生峰前,只见山峦被云雾缠绕,岩石纹理如刀刻般苍劲,峰顶隐约闪着微光,这般雄浑又透着神秘的景象让大家一时屏息。

山下站着一书童模样的男子,一袭月白粗布长衫洗得发白,衣角还打着细密的补丁,倒衬得身姿愈发清瘦挺拔。头顶束着根褪色的靛蓝布带,几缕碎发随意垂在光洁的额前,透着几分未经雕琢的质朴。

书童看着前面形态千秋却拥有着不俗气质的众人道“想必诸位公子就是师傅新收的弟子吧,小生李春秋,请各位公子进入结界内。”

可踏入那看似流光溢彩的结界后,眼前却陡然变了模样——没有想象中的琼楼玉宇,只有几间稀稀拉拉的草庐散落在坡地,茅草屋顶被风吹得簌簌响,竹篱笆歪歪扭扭地围着小菜园,几只老母鸡正踱步啄食,和山外的磅礴气势形成了奇妙的反差,倒像是误入了隐世山野的农家小院。

田无伤走向前道“高人都这么朴素吗?只有三间草庐,我们住哪?”

李春秋拱手一礼“本来就只有两间草庐,师傅下山收弟子期间,我才又建造一个,没想到回收这么多弟子,看来诸位师兄弟得自己亲手搭草庐了。”

众人对视一眼面面相觑。

除去身体不好的刘璃直接入住了李春秋搭起来的草庐外,其他五人分工协作,将五座草庐依次搭起。

有人来伐山间挺直的翠竹做梁柱,有人割取柔韧茅草铺顶,有人用藤条细细捆扎框架。草庐错落有致地散落在长生峰结界内的空地上,尖顶茅屋披着苍青茅草,竹墙缝隙还透着淡淡草木清香。

夜风掠过檐角,茅草沙沙轻响,七盏昏黄油灯陆续在窗内亮起,在这方天地里,勾勒出七幅温暖又静谧的栖居图景。

暮色将结界染成琥珀色,李春秋掀开粗陶酒壶的棉塞,醇厚酒香顿时漫开。七人围坐在新搭的草庐旁,篝火噼啪作响,火星跃入渐沉的天幕。

他仰头饮下一大口,喉结滚动间溢出畅快笑意:“今日能与诸位在长生峰下相遇,便是八辈子修来的缘分!”说着将酒壶递给左手边的怀平安,怀平安抚着剑柄轻笑,仰头时剑锋映出半张冷峻面容。

酒壶在几人手中轮转,刘璃饮罢呛得直咳嗽,徐烬眯着眼回味酒香,草庐的竹影在火光中摇曳,伴着山风送来的虫鸣,倒像是将这方天地的寂寥都酿成了酣畅。

月至中天时,篝火已化作暗红的星点。七人陆续起身,酒意染得脸颊微红,话语里还带着未尽的热络。

田无伤抱拳作别,衣角扫过满地碎月;刘辰轻拍刘璃肩膀,脚步声渐次消散在草庐间的小径,最后只剩夜风掠过茅草的簌簌声。

几盏残灯在窗棂里明明灭灭,远处长生峰的轮廓隐入薄雾,仿佛方才的喧闹从未存在,唯有酒壶倾倒时漏在青石上的几滴琼浆,在月光下泛着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