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宣传景点,我总觉得这种故事的可信度不高。
不过这里的故事和别处稍微有些不同,带了点鬼神色彩,不妨听一听。
这事还得从几百年前说起。别看如今废败的不行,以前却也有四五十户人家,依山傍水,捕鱼打猎,自给自足,日子过得也还可以。
桃源生活依旧,可外面早已变了天。朝代更迭,刀光剑影,烽燹舔舐着城郭,人头落地,新朝兀起,南明退居南京依旧挽救不了大厦将倾。
故事就是围绕薛铭一家展开的。
清兵入关之后,薛铭身为明朝的官员,不愿食清廷粟。那么捕杀就成了必然,当薛铭一家逃亡至此时,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大山深处竟然还有人户。
鸡鸣桑树,狗吠深巷,怡然自得。
村里的人起先有些排斥外来者,到底心善,可怜他们一家遭遇,也就没阻拦他们在此定居。
薛铭只有一个女儿,唤作薛宜。
薛宜跟随父母逃亡时,才十三、四岁,长得丽人。
多年的窜逃,一路的流血、饿殍、漫天灰尘,让这位优渥环境里长大的官宦女子早早就学会了独立。
安定下来后,她开始跟着山里的猎户去打猎,跟着这里的妇人学习当地的织锦,春日挖笋子,秋日寻蘑菇,俨然融入了当地。
战乱并没有带走她的活泼、天真。
薛宜满二十岁的当天,村寨突然来了个道士。看装扮,有点云游道士的样子。
长得却尖嘴猴腮,有种动物扮人的感觉,哪怕衣服鞋子穿得稳稳妥妥,但总觉得不是个东西。
他一来便直奔薛铭家,什么都没说,就要薛铭兑现二十年前的约定。
原来薛宜出生的时候差点没挺过来,不知道这个道士做了什么,倒是救了薛宜的一条命。
薛家感恩戴德,千叩万拜,要报答道士。那老道当时什么都没要,只说等薛宜二十岁的时候再来。
薛宜看到曾经的救命恩人,当即下跪叩谢。寒暄片刻,道士让薛家履行诺言。
他别的不要。就只要薛宜助其双修,他自己阴气太重,需借助薛宜的纯阳体。两人结合阴阳平衡,长期修炼下去,辅以外物,必定永生不愁。
这可是恩赐,老道认为没有人能拒绝永生,就得意洋洋地望着薛家父女。
薛家父女脸都气绿了,直接将这不要脸的老道赶了出去。
老道哪里受过这种气,在薛家门口啐了一阵,忿忿不平地走了。
3
第二年立夏,大山深处连续下了几个星期的暴雨,河床里的水迅速地溢出来开始向两边吞噬,一些靠近河边的人户,家里都成了游泳池。
乌云蔽日,山体通黑,始终不见雨停歇。
这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老道不知道从哪里来了。
导游说到这里的时候叫我们看了看废弃村寨下游的石桥。
绿树掩映处果然有座石拱桥,以前估计是座石拱廊桥,风雨肆虐让上面可供行人歇息的廊屋消失了。
那石桥算是连接峡谷两岸的唯一通道,河水漫延后,早淹没的看不见了,根本不能过人。
不知道那道士从哪里来的。
他一到村里,就开始危言耸听,蛊惑村子里的人。
他说这场大雨是人带来的灾难。需得寻至纯至阳之人,历经两朝的不祥女子来献给河神,这样才能化解这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