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看着阿木日渐忙碌的身影,轻声提醒:“爱不是配方,阿木。我们当初...”
“但我们成功了不是吗?”阿木不耐烦地打断她,举着那本越写越厚的手册,“这是科学,是可靠的方法。”
小月默然,望着瓜田里那些按照精确步骤培育的瓜苗,不再言语。
第二年春天,谷中同时有十对恋人按照阿木的方法种植爱情瓜。大家严格遵循手册,用量杯浇水,用沙漏计时,对着瓜苗朗读阿木编写的“情话集锦”。
起初,所有瓜苗长势喜人,比往年任何一季都要茂盛。阿木更加确信自己的方法正确,将手册修订再版。
然而当夏季来临,问题出现了——那些茂盛的瓜藤上结出的瓜,外表光鲜亮丽,敲击时声音清脆,但剖开后却瓜瓤干涩,味同嚼蜡。
“怎么会这样?”一对年轻恋人捧着无味的瓜来找阿木,“我们完全按照您的方法做的啊!”
阿木皱眉检查他们的记录本,“周二下午浇水迟了半刻钟,周日上午少说了一句话。看,这里和这里,都不符合标准。”
恋人悻悻而去,阿木转身对小月说:“看吧,必须完全精确才行。”
小月望着恋人们失望的背影,眼中掠过一丝忧虑。
随着更多爱情瓜成熟,问题愈发明显。即使那些完全遵循手册的恋人,种出的瓜也只是表面甜美,内里却缺乏那种直抵心灵的滋味。更糟糕的是,这些瓜存放不过三日就腐烂发臭,与往年能存整个冬天的爱情瓜天差地别。
谷中开始有怨言。老园丁们摇着头说:“爱情瓜品的是真心,哪是步骤能框住的?”
阿木变得焦躁,他更加严格地要求大家执行步骤,甚至发明了更复杂的工具:测量土壤情感的尺子,分析水成分的镜子,记录说话声调的音叉...
小月尝试与他沟通:“阿木,还记得那场雨夜吗?我们没有量杯,没有沙漏,只有担心瓜苗受伤的心。”
“情感不可测量,所以才需要标准化!”阿木几乎是在吼叫,随即又后悔地软下声音,“我只是想帮助大家,想证明我们的爱情不是偶然。”
小月黯然,默默走到他们最初共同种植的那片瓜田。那里还留着几株老根,每年自发地生长结果。
夏末的最后一天,谷中举行了爱情瓜品鉴会。所有按照阿木方法种植的瓜都被摆上长桌,外观整齐划一,大小相同,纹路相似。
人们切开瓜,品尝,然后沉默。
这些瓜不甜,不苦,不酸,没有任何滋味,就像在咀嚼一团棉絮。
阿木站在台前,脸色苍白地解释着可能的原因:湿度偏差、日照误差、声波干扰...
人群渐渐散去,最后只剩下小月。她走到长桌前,切开最后一个瓜——那是她和阿木今年按照手册种的那一颗。外表完美,内里却空空如也,只有几粒干瘪的籽。
“阿木,”小月轻声说,眼里含着泪光,“我们的爱情瓜不甜了。”
阿木怔怔地看着那个空瓜,仿佛看到自己这些月来的疯狂和执念。他为了证明爱情的“可复制性”,却忘记了爱情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