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时,一行人终于抵达清河镇。镇子比苏瑶老家的小镇大些,街上虽不如往日热闹,却也有不少行人,大多是和他们一样南迁的难民。王易先去客栈订了房间,苏瑶则带着苏根生和刚睡醒的明儿,去镇上的粮店看看情况。
粮店门口排着长队,掌柜的站在柜台后,大声喊道:“粮食不多了!每人限购两斤玉米面,想买的赶紧排队,晚了就没了!”
苏瑶心里一紧,看来战乱带来的粮荒,已经蔓延到了这里。她拉着苏根生和明儿,悄悄退到一旁,对苏根生说:“爹,咱们别排队了,空间里的粮食够咱们吃很久,别跟大家抢了。”
苏根生点了点头:“还是你想得周到。咱们去买点蔬菜吧,总吃干粮也不行。”
几人转到街角的菜摊,摊主是个中年妇人,见他们过来,连忙招呼:“姑娘,要点什么?这白菜、萝卜都是刚从地里挖的,新鲜着呢!就是价钱比平时贵点。”
“婶子,白菜和萝卜各来十斤。”苏瑶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几个铜板递过去。妇人接过铜板,麻利地把菜装进口袋,还多塞了一把香菜:“看你们带着孩子,不容易,这点香菜给孩子调味。”
苏瑶道了谢,刚要离开,就听到旁边传来争吵声。一个穿着短褂的汉子正揪着一个老婆婆的胳膊,恶狠狠地说:“老东西,没钱还想买粮?赶紧滚,别在这儿耽误我做生意!”
老婆婆手里攥着一个破布包,哭着说:“我孙儿快饿死了,你就卖给我一点粮食吧,我以后一定还你!”
汉子不耐烦地推了老婆婆一把,老婆婆踉跄着摔倒在地,布包里的几个铜板滚了出来。苏瑶连忙跑过去,扶起老婆婆,又捡起铜板递还给她:“大娘,您没事吧?”
老婆婆抹着眼泪:“姑娘,我没事,就是我孙儿还等着粮食呢……”
苏瑶心里发酸,从空间里拿出两斤玉米面,递给老婆婆:“大娘,这点粮食您先拿着,给孩子煮粥喝。”
老婆婆接过玉米面,感激得连连磕头:“谢谢姑娘,谢谢姑娘!您真是活菩萨啊!”
苏瑶连忙扶起她:“大娘,您别这样,快回去给孩子做饭吧。”
一旁的汉子见了,不满地嘟囔:“多管闲事,自己都不一定能顾得住自己,还帮别人。”
苏瑶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大家都是逃难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总比你欺负老人家强。”汉子被她说得脸色一红,悻悻地转身走了。
回到客栈,王易已经让伙计把饭菜端进了房间。几人围坐在桌旁,喝着热粥,吃着炒菜,暂时忘却了路途的疲惫。饭后,王易拿出一张地图,铺在桌上:“咱们接下来要去的地方是江城,那里靠着长江,暂时还没受到战乱影响,而且有不少学校和商铺,咱们去那里应该能安定下来。”
苏瑶凑过去看地图,江城的位置在清河镇南边,大概还要走三天路程。她点了点头:“江城听起来不错,咱们就去那里。王老师,您去江城的学校教书,手续都办好了吗?”
“已经办好了,我之前托朋友打过招呼,到了就能入职。”王易说着,看向苏根生,“苏叔,您以前开过杂货铺,到了江城,咱们可以再开一家,也好有个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