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离开祥发茶餐厅那油腻狭小的隔间,重新投入油麻地喧嚣混乱的街市,都硕和姜锦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午后闷热的空气裹挟着各种气味扑面而来,阳光有些刺眼,方才那短暂却惊心动魄的交易,像一场光怪陆离的梦。

四百斤黄金。

这个数字在姜锦脑海里反复回荡,沉甸甸的,砸得她心口发慌,却又带来一种近乎眩晕的虚浮感。她下意识地按了按胸口,那枚玉佩温热的触感依旧稳定,空间里,那支惹祸又救命的金凤钗安静地躺着,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都硕的步伐很快,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他没有沿着来路返回深水埗,而是带着姜锦在错综复杂的街巷里穿梭,时而突然拐弯,时而驻足在某个摊贩前假装看东西,目光却锐利地扫视着身后。

他在确认有没有尾巴。

姜锦的心又提了起来,默默跟着,学着他的样子用眼角余光观察四周。那些拥挤的人流、嘈杂的声浪,此刻在她眼里都充满了不确定的危险。

绕了足有大半个钟头,都硕紧绷的肩线才微微放松下来。“应该没事了。”他低声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先去办正事。”

他所谓的正事,是去找银行。

汇丰银行位于港岛中环的庞大花岗岩建筑,与深水埗、油麻地的市井喧嚣宛如两个世界。高耸的罗马柱,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穿着笔挺制服、神情倨傲的印度裔门卫,以及柜台后那些西装革履、说着一口流利英语的职员,无不彰显着这里的殖民气息与金钱力量。

都硕和姜锦走进来时,显得格格不入。他们洗得发白的旧衫,与这里衣香鬓影、皮鞋锃亮的氛围形成了尖锐的对比。几个洋人职员投来轻蔑的一瞥,便不再关注。

都硕面不改色,直接走向一个标注着“新开户”的柜台。接待他们的是一个戴着金丝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华人经理,态度礼貌却疏离。

“开户,存一笔款子。”都硕用尽量平稳的英语说道,口音带着沪上洋场里浸染过的痕迹,不算标准,但足够清晰。

经理抬了抬眼皮,公式化地递过来几张表格:“请填写资料。最低开户金额一百港币。”

都硕接过表格,却没有立刻填写,而是继续道:“另外,想咨询一下保险箱业务。”

经理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再次打量了他们一眼,眼神里多了些审视:“保险箱有不同规格,租金按年计算,需要查验身份和资金证明。”语气里带着公事公办的冷淡,显然不认为这两个看起来寒酸的年轻人真能用得起银行的保险箱。

都硕不再多言,从贴身口袋里,取出了那三张十元面额的港币——当掉派克笔得来的全部身家,以及更重要的,那几张簇新的、印着汇丰银行抬头、面额不等的美金旅行支票。这是昨天他用那点零钱,在黑市兑换摊换来的,比官方汇率划算些,也更便于隐藏和携带。

他将旅行支票和港币一起,从柜台窗口推了进去。

经理看到那几张美金支票,脸上的淡漠终于松动了一丝。虽然数额不大,但能拿出美金,至少证明不是最底层挣扎的贫民。他接过钱,清点,开具存单,态度稍微缓和了一点:“保险箱还需要担保人……”

“暂时不需要了,谢谢。”都硕拿回存单和剩下的几元港币零钱,打断了经理的话。他知道,在没有足够资本和可靠担保之前,租用银行的保险箱无异于痴人说梦,反而可能引人怀疑。

开一个最简单的账户,存入几十美金,这只是第一步。一个在汇丰银行有记录的身份,哪怕再微不足道,也像一颗投入水面的石子,总能漾开一点点涟漪,为日后可能的操作铺下一块微不足道的垫脚石。

离开汇丰银行那冷气充足的大厅,重新回到阳光炙烤的街道上,都硕才低声对姜锦道:“银行的保险箱暂时别想。那笔‘大数’,绝不能经过任何正规机构的手。”

姜锦用力点头。四百斤黄金的来历根本经不起任何盘查。

“先回去。”都硕看了一眼西斜的日头,“明天交易之前,得把地方安排好。”

返回深水埗那间逼仄的尾房,文佩仪和都明轩立刻迎了上来,姜怀谦也从窗边转过头,三人脸上是如出一辙的焦虑和期盼。

“怎么样?”都明轩急声问道。

“谈成了。”都硕言简意赅,关上房门,声音压得极低,“四百斤黄金的价,明天下午交易,换银行本票或现钞。”

“四……四百斤?!”都明轩倒吸一口凉气,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文佩仪更是吓得捂住了嘴,连姜怀谦都猛地转过身,脸上写满了震惊。

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一支金钗,即便工艺非凡,来历惊人,也值不了这个天价!这已经不是交易,这近乎是……

“是封口费,也是买命钱。”都硕冷静地戳破了那层虚幻的惊喜,语气沉重,“对方看出了东西不寻常,这个价,是让我们拿钱闭嘴,也是让他自己安心。我们收了,就等于默认了这背后的风险。”

房间里刚刚升起的那点热度瞬间被浇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的寒意。巨大的财富伴随着巨大的危险,这个道理他们比谁都懂。

“那……那明天……”文佩仪声音发颤。

“明天我和锦锦再去一趟。”都硕道,“拿到钱,立刻分开藏好。爸,妈,伯父,你们今天就得开始找新的地方,不能继续住这里了。”

旅馆老板虽然看似给了方便,但终究是外人。一旦明天交易完成,他们手头握有巨款,再留在这鱼龙混杂的小旅馆,无异于小儿持金过市。

“找地方?这么快?去哪里找?”都明轩有些茫然,香江对他们来说依旧陌生得可怕。

“找唐楼,独门独户,最好有铁闸的,邻居越少越好。”都硕思路清晰,“不用太大,但要安全隐蔽。深水埗、长沙湾这边旧楼多,租金相对便宜,也容易藏身。我晚点再出去打听。”

安排完,都硕的目光转向房间角落里那个沉重的米缸,眼神变得幽深。

第二天下午,约定的时间。

祥发茶餐厅二楼的同一个隔间。

气氛比上一次更加紧绷。

福爷依旧坐在那里呷着奶茶,但今天,他身边除了那个壮汉跟班,还多了一个穿着西装、提着一个小巧却沉甸甸的牛皮公文箱、面无表情的中年男人,看起来像个会计师或者律师。

都硕和姜锦在他对面坐下。

没有多余的寒暄,福爷抬了抬下巴。那个西装男人立刻将公文箱放在桌上,打开。

里面没有耀眼的黄金,而是整整齐齐码放着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货币!一叠叠墨绿色的百元美钞,一捆捆浅紫色的英镑现钞,还有几沓瑞士银行的不记名本票,面额巨大!

即使是都硕,呼吸也不由自主地窒了一瞬。姜锦更是觉得心脏快要跳出胸腔,强迫自己移开视线,不敢多看。

“四百斤,市价折算,只多不少。”福爷的声音干涩,眼睛却像毒蛇一样盯着都硕,“货呢?”

都硕深吸一口气,看向姜锦。

姜锦再次成为目光焦点。她的手心全是汗,在桌下悄悄擦了擦衣角,然后,集中精神。

意念一动。

那支金灿灿、沉甸甸的金凤钗,再次凭空出现在她手中。她将它轻轻放在桌面上。

福爷和那壮汉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再次目睹这诡异的一幕,眼角还是控制不住地抽搐了一下。那个西装男人则明显瞳孔一缩,脸上闪过极度震惊的神色,但很快又恢复了职业性的麻木。

福爷几乎是扑过去,一把抓起金钗,仔细检查了片刻,尤其是钗杆内侧某个极细微的标记,确认无误后,长长舒了口气,脸上露出一种混杂着肉痛和满足的复杂表情,迅速将金钗收起。

“钱货两清。”他挥挥手,像是要驱赶什么不祥之物,“以后各走各路,从未见过!”

都硕也不废话,示意姜锦上前。

姜锦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在福爷几人如同看怪物般的目光注视下,伸出手,触摸到那满箱的现金和本票。

意念再次集中。

唰——

桌面上,那装满巨款的公文箱,连同里面的现金、本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隔间里陷入一片死寂。

福爷的嘴巴微微张开,拿着金钗的手僵在半空。那壮汉脸上的肌肉剧烈跳动。就连那个一直面无表情的西装男,金丝眼镜后的眼睛也瞪得滚圆,仿佛看到了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空气中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

都硕猛地站起身,拉住姜锦的手腕:“我们走!”

这一次,没有人阻拦。福爷几人还沉浸在那种超乎想象的震惊和莫名的恐惧之中。

两人几乎是冲下了楼梯,汇入街道的人流,很快消失不见。

直到走出很远,确认安全,都硕才带着姜锦拐进一条无人的小巷。

姜锦背靠着冰冷粗糙的墙壁,双腿发软,几乎要站立不住。她剧烈地喘息着,脸色苍白。

都硕的情况稍好,但额头上也全是冷汗。他警惕地看了看巷口,然后压低声音,难掩急切地问:“怎么样?东西……安全吗?”

姜锦闭上眼,意识沉入玉佩空间。

灰蒙的空间里,那个装满现金和本票的牛皮公文箱,正安安静静地躺在角落,与那堆来自两家的财宝、以及那支刚刚放进去的金凤钗并排在一起。巨大的财富堆积于此,却寂静无声,带着一种冰冷的、不真实的质感。

“在……都在。”她睁开眼,声音还在发颤,却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虚脱,“很多……很多钱……”

都硕紧绷的身体终于松弛下来,他重重地靠在对面的墙壁上,仰起头,看着被两侧楼房切割出的狭窄天空,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了一口积压已久的浊气。

有了这笔钱,他们终于不再是任人宰割、朝不保夕的逃亡者了。

这巨额的、沾着未知风险的黄金,如同最沉的压舱石,终于让他们这艘在风浪中飘摇欲覆的小船,有了那么一丝稳住重心的可能。

“走,”都硕重新站直,眼神里恢复了惯有的冷静和锐利,甚至多了一丝以前没有的、属于猎手的锋芒,“回家。爸他们应该找到地方了。”

回家的路上,脚步似乎都轻快了一些。虽然前路依旧迷茫险恶,但至少,他们有了搏一把的资本。

深水埗的旧唐楼里,都明轩果然带来了消息——他找到了一处位于北河街附近的唐楼单位,在四楼,一梯两户,另一户似乎空置,有厚重的铁闸门,虽然旧,但还算干净,租金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当天晚上,他们便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搬离了得云旅馆那间充满了震惊与后怕的尾房。

新租的唐楼单位依旧简陋,空荡荡的只有几张旧床板和桌椅,但有了铁闸门,有了相对独立的空间,仿佛就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可以暂时喘息的巢穴。

夜深人静,其他人都疲惫地睡去后。

都硕和姜锦站在客厅空荡荡的窗户边,望着楼下并未停歇的夜市灯火。

“钱不能放在一起。”都硕低声道,声音在寂静里格外清晰,“明天开始,分批、分地点,换成更小的金条、现钞,分开藏匿。一部分……还是得你收着最安全。”

姜锦点了点头,手无意识地按着胸口。那里,是一个足以让无数人疯狂的秘密宝藏。

“然后呢?”她轻声问,声音里带着一丝迷茫,也有一丝隐约的期盼,“我们有了钱,然后做什么?”

都硕转过头,看向窗外那片混乱而充满生机的香江夜色,眼神深邃,如同暗流汹涌的海。

“然后,”他缓缓说道,语气里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我们要用这些钱,在这片地方,重新活出个人样来。”

不是苟延残喘,不是隐姓埋名。

而是要扎根,要生长,要夺回失去的一切。

香江的夜,正长。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