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嫡长女
我是朱家的嫡长女。
在杭城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朱家大小姐。
无他,只因朱家是杭城首富。
我的父亲朱庆,人称庆老爷,是杭城乃至整个大境都赫赫有名的人物。
美中不足的是,我的父亲没有嫡子,只有两个比我小十几岁的庶子。
人人谈起我的父亲,除了艳羡,还有轻蔑。在那些人眼中,他没有嫡子,就是他一生中的污点。
我生得容貌普通,但还未及笄时,便已经有许多人上门前来提亲了。其中,最有名气的,是舒城首富林氏的独子,林思翰。林家最出名的便是姻亲厉害,据说姻亲里有做到枢密院使的。而我们朱家的子侄们,还在考秀才。
我就是一块砧板上的鱼肉,人人都想来吃一口。
我的母亲谢氏,很隐晦地表达了我将来要招婿的意思。一时之间,提亲的那些显赫巨富们,都偃旗息鼓了。
二、母亲
我的母亲谢氏,曾经在闺中时,便名动京城。她是谢太傅的孙女,容貌与财气俱佳。传言说,我的父亲当年其实是靠着谢家发家的。
不过,我其实很疑惑,当朝太傅的孙女,怎么嫁给我一介白身的爹呢?
后来我在家读书习字时,读到了本朝的历史。
元祐三年,边关战事起,先帝御驾亲征,战死。然主少国疑,时太子八岁。故先帝之胞弟承大位。太子亦改宣王。
短短几行字,看得我触目惊心。
先帝皇后谢氏,毓秀名门,金陵谢氏女。初,以太傅之女,年十六入宫。秉德柔嘉,持躬淑慎,是以正位中宫。然嘉佑三年,殉情先帝而去。
这位谢皇后,是我母亲的姑母。书上没有记载谢太傅后来怎么样了,只是从我母亲的只言片语里知道,自谢皇后故去之后,宣王年幼,谢家自此知晓了上意。谢家嫡长孙,也就是我舅舅南下经商,结识了我父亲,便将唯一的胞妹许给了我的父亲。
至此,金陵谢家在都城里被慢慢遗忘。
宣王,亦是隐没在都城里,少有人提起,少有人记得。
三、妾室
在我十四岁时,母亲做主,给父亲纳了两房妾室。都是良家子,一位姓杜,一位姓周。
两位姨娘,都是一等一的美人。
母亲没有嫡子,两位姨娘都蠢蠢欲动。杜姨娘据说本是出身书香门第,奈何父亲嗜赌成性,家业自此衰败。因此,这位杜姨娘,和我母亲很是聊得来。
周姨娘据说是小商户的女儿,不仅会识文断字,也会看账记账。因着这一缘故,父亲很是偏爱周姨娘。
两位姨娘入府后,都得了宠。周姨娘最先有了身孕。
母亲变得愈发沉默。
而我,也被父亲带着,开始料理家中生意。
四、庶弟
父亲要走一趟都城谈生意。
我其实很想去。
因为我是嫡长女呀!
至少在庶弟出生之前,我要支棱起来。
我委婉地在父亲面前提了提。
父亲道:“我去谈生意,带你一个女娃儿——”
我的母亲笑道:“这有什么,都城有不少女子做生意当老板的。就当让宝儿去见识见识,顺道去拜访一下她舅舅。”
父亲于是允了。
我生平第一次,踏上去都城的路。
我的舅舅,会每年来杭城看我和我娘。每次来都会带许许多多的礼物。每次看到我,会很是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