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回到赵志强安排的住处后,他立即开始制定计划。前世,他在2030年看过一份资料,详细记录了80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各个行业的发展轨迹和投资回报。其中,股市将在1984年开始试点,1990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随后迎来牛市;而房地产市场将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起飞;至于娱乐产业,特别是音乐领域,将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迎来黄金期...
"第一步,先解决资金问题。"百里皓宸拿出纸笔,开始计算,"根据记忆,84年下半年开始,深圳的一些电子厂开始生产计算器和电子表,通过特殊渠道进入内地市场,利润空间巨大..."
两个月后,鹏城的一家小餐馆里。
"李老板,这批货我出价比别人高5%,您看能不能优先给我?"百里皓宸推了推眼镜,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
对面的中年男人抽着烟,上下打量着这个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年轻人:"小兄弟,不是我不帮你,这批计算器是香港朋友那边刚到的,已经有好几个老主顾盯着了。"
百里皓宸微微一笑,从包里拿出一叠钱放在桌上:"李老板,这是定金,2000元。我知道您有门路,价格好商量,我出每台比市场价高8元,而且现金交易,当场结算。"
李老板眼睛一亮,拿起钱数了数:"小兄弟爽快!这样,我给你200台,每台成本32元,你给我40元,一共8000元,三天后交货。"
百里皓宸心中暗喜。前世资料显示,这种香港产的简易计算器半年后在内地的零售价将达到80-100元。他以40元的价格拿下,转手就能翻倍。
"没问题,三天后我来取货。"百里皓宸起身告辞。
走出餐馆,他深呼一口气。这只是开始,他的第一桶金计划正在稳步推进。
回到家,他打开收音机,调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里面正在播放关于经济改革的新闻。百里皓宸闭上眼睛,前世的记忆与今生的现实交织在一起,一幅宏伟的商业蓝图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
半年后,1984年初,百里皓宸已经通过几次成功的倒卖,积累了近五万元的资金。在当时,这可是一笔巨款!
"皓宸,你真的打算开公司?"赵志强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你才多大?19岁?"
百里皓宸微笑着点头:"志强哥,时代在变,机会就在眼前。我想成立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专门做音乐制作和演出。"
"音乐?"赵志强皱眉,"现在大家都忙着赚钱,谁有闲情听音乐?"
"正因如此,这才是机会。"百里皓宸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志强哥,你听说过邓丽君吗?她的磁带被多少人偷偷传听?音乐是刚需,只是现在还没形成正规产业。"
赵志强摇摇头:"我是不懂这些。不过既然你决定了,我支持你。公司注册的事我帮你搞定,场地我认识一个朋友的厂房,便宜租给你。"
就这样,在赵志强的帮助下,"星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鹏城正式注册成立。公司很小,只有一间办公室和一间简陋的录音室,但却是百里皓宸音乐帝国的起点。
"接下来,我需要找到合适的人才。"百里皓宸思考着,"前世那些80年代末红极一时的歌手,现在应该还在默默无闻..."
一个月后,百里皓宸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在鹏城歌舞团的一次排练中,听到了一个女孩清澈独特的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