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奇怪了,既然田勇没有作案嫌疑,为何两名受害人都会指认他呢?
不过警方很快就有了答案,由于案发时间都是在半夜,且受害人已经上床睡觉的时候,因此受害人对于凶手的面容也不太清楚,尤其是在凶手戴了面罩的情况下,只能大致看清身形。
如果凶手就是这十三人里面其中的一个,那么警方只要逐一进行排查就可以了。
办案民警决定使用测谎仪,对余下的十二名嫌疑人进行了测试。
从天亮到天黑再到天亮,技术人员终于从名单中圈出了一个名字。
匡伟岸,二十九岁,岸城人,无业。
6
测谎仪只是辅助办案工具,并不能成为证据。
面对警方的审问,匡伟岸始终保持着沉默。
眼看真相就要水落石出,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被凶手得逞,那么警方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心血不就白费了吗?
匡伟岸之所以没有被受害人指认,是因为他在被警方传唤前,恰逢智齿发炎,两颊全部肿了起来,这才没有被认出来。
不过从此前的作案手法来看,就可以知道匡伟岸是个心理素质强大的凶手,所以即便现在警方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他仍然什么都不愿意说。
就在这时,警方突然想起了还有一份关键的物证,那就是第二名受害人从凶手头上扯下来的面罩。
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从面罩的表面提取到了几处汗斑,随后将其与匡伟岸的DNA进行比对。
直到最终传来的结果,警方这才让匡伟岸的罪行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
7
匡伟岸似乎没有想到警方能够抓到他,更没有想到后续的破案过程会这样的顺利。
他的脸上没有忏悔,更没有害怕,只有作案失败的不甘心。
那些受害人明明都与他素不相识,匡伟岸为何会凶手杀人,还在死者的尸体上刻下侮辱的字迹?
面对这个问题,匡伟岸的回答只有四个字,“老子乐意。”
当采访组见到匡伟岸的时候,他已经被判处了死刑。
肖彧:“你的杀人动机,与你前妻有关吗?”
在此之前,采访组已经了解到,匡伟岸在作案前不久刚刚与前妻离婚。
经匡伟岸父亲讲述,二人当时闹得很不愉快。
匡伟岸回答得很直接,“有。”
肖彧:“是什么原因让你迁怒于这些无辜的人呢?”
匡伟岸:“我就是觉得我这辈子非常倒霉,我活得没意思了,想找几个垫背的陪我一起死。”
匡伟岸有着和所有普通人一样的平凡人生,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长了一张看过之后就会被遗忘的脸,以及一眼就能望到头的人生结局。
伟岸这个名字,是父母对他的希冀,盼望他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
匡伟岸的父母没有什么文化,也并未望子成龙,只希望匡伟岸能够有个平安快乐的人生就行。
匡伟岸不喜欢读书,从小到大都是学校里最调皮捣蛋的男生,老师见了他就头疼,其他同学的家长也不希望自家的孩子能跟他一起玩。
匡伟岸的父母溺爱他,从不愿意管教,时间长了也管不了了。
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匡伟岸便不再上学。
8
十五岁的他背着行囊,到省城去闯荡了三年,最终一事无成地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