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他立刻动手,费力地将沉重的衣柜挪开少许。果然,衣柜背板下方,有一块木板与周围的接缝略显宽大。他用匕首撬开边缘,那块木板松动了。

取下木板,后面是一个黑黢黢的、仅容一只手伸入的狭小空间。

林默的心跳再次加速。他深吸一口气,将手探了进去。

指尖触到了某种冰冷、粗糙的材质。是布料?还是皮革?

他小心地将那东西勾了出来。

那是一个用暗黄色油布紧紧包裹着的、巴掌大小的长条状物事。油布边缘已经脆化,散发着浓烈的樟脑和岁月混合的气味。

他强忍着激动,轻轻揭开层层包裹的油布。

里面的东西显露出来——是一本纸张极度泛黄、边缘严重破损的线装小册子。封面上没有任何题名,只有那个与祠堂基座浮雕上一模一样的、扭曲的、如同多条蛇纠缠在一起的诡异符号,用一种暗红色的、干涸如血的颜料绘制,触目惊心。

林默的手指微微颤抖,翻开了第一页。

映入眼帘的,是一行行用极细的毛笔书写的、工整却透着一股僵冷气息的繁体字。墨迹也是暗沉发黑。

“林氏秘承。非祀主勿视,违者… 祸延血脉,永堕溟渊。”

开篇的警告带着一股冰冷的诅咒意味。林默定了定神,继续往下看。

里面的内容让他如坠冰窟。

这并非简单的家族笔记,而更像是一本… 操作手册。记录着如何与“井下的那位”沟通,如何感知其“情绪”,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履行古老的“契约”。

契约的核心,是“奉飨”。

记录显示,林家每隔一甲子(六十年),必须向井中献祭一次“特定的祭品”,以换取家族六十年的人丁兴旺、财源广进。祭品的描述模糊而惊悚,提及需要“童稚之灵,水泽之精,以血为引,归于溟沌”。

册子中间部分,记录了几次重大的“奉飨”。语言隐晦,但字里行间透出的血腥与残忍令人窒息。其中一次发生在清中期,提到“择双生之幼女,沉于井,以慰龙神之怒,家族之厄遂解”。另一次在民国初年,“奉上仇家之稚子,井水翻涌三日,得银元宝一瓮,埋于东墙根下”。

林默感到一阵剧烈的恶心,几乎要呕吐出来。他所研究的民俗、他所好奇的家族历史,竟浸泡在如此黑暗血腥的污秽之中!

他强忍着不适,快速向后翻阅。手指忽然停在一页记录相对较新的纸页上。那上面的字迹与前面不同,略显仓促,墨色也更鲜亮一些。记录的时间,赫然是三十九年前!

“乙卯年,七月十四。契约之期将至,然时移世易,古法难行。族中惧,多有言弃者。然祖训煌煌,契诺如山,岂可轻违?争执不休,终议定… 不得已而行‘代飨’之法,以期暂安。”

“代飨之法?”林默心头剧震,立刻往下读。

“觅外姓孱弱婴孩一,以古法浸药,伪作林氏血脉… 于子时末刻奉于井前。然仪式方半,井水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