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我关上了门。
“咔哒”一声。
第二天,早自习。
我坐在我的座位上。
同桌用胳膊肘碰了碰我。
“林溪,你昨天也太帅了!”
我对他笑笑,没说话。
我从书包里拿出一本崭新的笔记本。
翻开第一页,我写下三个字:复习计划。
第一行:数学。集合与函数、导数、三角函数、数列……
我写得很慢,每一个字都很清晰。
教室的门被推开,宋哲走了进来。
他双眼通红,头发凌乱。
他径直走到我的座位前。
“林溪,我们谈谈。”
我抬起头,看着他。
“我跟你,没什么好谈的。”
我低下头,继续在笔记本上写着:物理。力学、电磁学、热学……
“你非要闹成这样吗?全校都在看我们的笑话!”
他的声音有些大。
班里同学的目光都聚集过来。
我合上笔帽,站起身。
我比他矮半个头。
我看着他的眼睛。
“看笑话的人是你,不是我。”
“你……”
“上课了。”
我拿起书,越过他,走出了教室。
我去了走廊尽头的洗手间。
我打开水龙头,用冷水拍了拍脸。
镜子里,是一张苍白但平静的脸。
上课铃响了。
我走回教室,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
我翻开数学书。
一整节课,我没有再看宋哲一眼。
第三章:学神的第一次注视
数学课。
数学老师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解析几何的压轴题。
“这道题有点超纲,涉及到一些圆锥曲线的二级结论,有谁想上来试试?”
教室里一片安静。
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都消失了。
李老师推了推眼镜,目光在教室里巡视。
他的视线在第一排停留了片刻。
陆沉坐在那里,手里转着一支笔,没有抬头。
“没人吗?”
我举起了手。
全班的目光瞬间集中在我身上。
夏萌在我旁边,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宋哲坐在后排,发出一声嗤笑。
李老师也有些意外。
“林溪?好,你上来。”
我走到讲台上,拿起一支粉笔。
黑板上的题目很长,图形复杂。
我看了两秒钟。
我没有用常规的联立方程组的方法。
我直接引入了极坐标。
我在草稿区画了一个辅助图,利用焦点弦的性质建立了一个新的等式。
粉笔敲击黑板的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格外清晰。
“等等……”
李老师突然开口。
他走到我身边,指着黑板上的一个公式。
“你这里……用的是点差法和齐次化的思想?”
我点点头。
“这样可以简化大量的计算。”
我继续写。
十分钟后,我写下了最后的答案。
整个解题过程,只占了半块黑板,干净利落。
教室里依旧很安静。
李老师扶着眼镜,仔仔细细地看着我的解题步骤,嘴里念念有词。
“漂亮……太漂亮了……”
他转过头看着我。
“林溪,这个方法,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自己看书想到的。”
我放下粉笔,走下讲台。
在我转身的瞬间,我的目光和第一排的一道视线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