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一次次碰壁,挫败感深深侵蚀着这个曾经自信骄傲的女孩。她开始怀疑自己,除了家庭背景,她是否真的一无是处?

周启明正处于研究生最关键的阶段,导师的项目到了攻坚期,学业压力巨大。他每天早出晚归,身心俱疲,回到家常常累得一句话都不想说。他注意到了林婉清的失落,但他以为那只是暂时的不顺,几句苍白的安慰“没事,找不到就在家待着,我养你”或者“别太挑,先干着再说”,不仅没能安慰她,反而让她觉得他根本不理解她的痛苦和价值追求。

“你根本就不懂!”一次激烈的争吵中,林婉清终于爆发了,眼泪夺眶而出,“我不是需要你养着我!我只是想证明我自己也有价值!我不想成为你的拖累!”

周启明愣住了,他忙于构建他们的未来,却忽略了她当下的情绪和需求。他试图解释,但长期的压抑和疲倦让他也口不择言:“价值?你知道我现在压力有多大吗?我每天拼死拼活就是为了我们的以后!你能不能成熟一点,不要再给我添乱了?”

话一出口,两人都愣住了。冰冷的沉默在狭小的房间里蔓延。那是他们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伤害对方。

裂缝一旦产生,便会悄无声息地蔓延。

周启明越来越沉默,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晚,有时甚至直接在实验室通宵。他害怕面对林婉清那双逐渐失去光彩的眼睛,害怕面对那种令人窒息的无力和愧疚。他只能用更疯狂的工作来麻痹自己,试图逃离这令人沮丧的现实。

林婉清则越来越沉默。她不再兴致勃勃地装饰小屋,不再跟他分享琐碎的心事。她常常一个人坐在窗前,看着楼下熙攘的人群,一坐就是一下午。她开始频繁地接到家里的电话,母亲的声音总是带着哭腔和埋怨,父亲则严厉地命令她回家。她每次都强硬地挂断,但挂断后,那种孤立无援的感觉几乎将她淹没。

爱情,在柴米油盐和巨大的压力下,变得脆弱而苍白。他们依然相爱,但那种爱,已经掺杂了太多的疲惫、委屈和互相折磨。

第八章 无声的结局

分手来得毫无征兆,却又像是必然的结局。

那是一个普通的冬夜,周启明很晚才从实验室回来,身上带着室外的寒气。林婉清没有像往常那样等他,已经睡下了。

桌上放着已经冷掉的饭菜,用碗扣着。

周启明默默地去热了饭,一个人坐在桌边吃。房间里安静得可怕,只能听到筷子碰到碗沿的轻微声响。

吃完后,他洗漱上床,在林婉清身边躺下。两人背对着背,中间隔着一道冰冷的空隙。

过了很久,久到周启明以为她已经睡着了,林婉清却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周启明,我们分手吧。”

周启明的心脏猛地一缩,全身的血液似乎都凝固了。他没有转身,也没有问为什么。长久的沉默里,他听到自己干涩的声音回答:

“……好。”

没有争吵,没有质问,没有眼泪。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和绝望。他们都清楚地知道,曾经那份不顾一切的热情,已经被现实消磨殆尽了。再坚持下去,只会让彼此更加难堪和痛苦。

她无法再忍受这种看不到希望的清贫和忽视,他也无法再承受让她跟着自己受苦的负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