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瑶光乍现
沈明微到正厅时,老太太陈氏正拉着个穿浅粉衣裙的姑娘说话,柳氏和沈明玥、沈明柔都围在旁边,脸上满是疼惜。那姑娘生得极白,眉眼弯弯,眼角带着点天然的红,像只受惊的小兔子,一看见沈明微进来,连忙起身行礼,声音细若蚊蚋:“表姐安好,清瑶……清瑶见过表姐。”
这就是苏清瑶了。沈明微走上前,扶起她:“表妹不必多礼,一路辛苦。”
“多谢表姐。”苏清瑶抬起头,眼睛湿漉漉的,“我……我爹娘走得早,多亏姑母收留,往后在府里,还要表姐多照拂。”说着,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掉下来,看得陈氏连忙拍着她的背安慰:“好孩子,不哭不哭,以后侯府就是你的家,有老太太在,没人敢欺负你。”
柳氏也帮腔:“是啊清瑶,你表姐性子直,要是有什么得罪你的地方,你别往心里去,跟姑母说。”
沈明微:“……”她还什么都没说呢。
接下来的日子,苏清瑶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人见人爱”。她嘴甜,见了谁都先笑,对着陈氏一口一个“老太太您身子真好”,对着沈策说“姑父镇守边疆真威风”,就连府里的老嬷嬷,她都能记住人家的生辰,送点自己绣的小荷包;她手巧,绣的并蒂莲能以假乱真,画的工笔花鸟比沈明柔强十倍,就连柳氏最爱的琴,她也能弹得行云流水;更重要的是,她“柔弱”——端杯茶能烫到手,走个路能崴到脚,就连沈明玥跟她抢秋千,她都只会红着眼说“妹妹喜欢,我让给妹妹”。
对比之下,沈明微就显得“格格不入”了。她不擅长说软话,不会绣那些花花草草,更不会动不动就掉眼泪。有次陈氏让她和苏清瑶一起绣个寿屏给太夫人当生辰礼,苏清瑶绣了幅“百鸟朝凤”,针脚细密,色彩艳丽;沈明微绣的是幅“岁寒三友”,走的是简约大气的路子,可陈氏看了,却只夸苏清瑶:“清瑶这孩子,手真巧,比明微细心多了。”
沈明微没说话,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她知道自己没必要跟苏清瑶比这些,可看着原本对自己还算温和的家人,一个个都围着苏清瑶转,那种被忽视的感觉,还是像针一样扎在心上。
更让她在意的是萧景琰的态度。上个月还送步摇的世子,这个月来侯府,眼睛就没怎么离开过苏清瑶。有次沈明微和苏清瑶一起在花园里看书,萧景琰过来,径直走到苏清瑶身边,问她:“清瑶表妹,你看的什么书?”
苏清瑶脸颊微红,把书递过去:“是《诗经》,里面有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我觉得写得真好。”
“哦?”萧景琰接过书,笑着说,“这句我也喜欢,不如我给你讲讲这句的意思?”
两人就这么旁若无人地聊了起来,把沈明微晾在一边。春桃气得小声嘀咕:“小姐,世子也太过分了,您才是他的未婚妻啊!”
沈明微合上书,站起身:“没事,我们回去吧。”
走在回静云轩的路上,春桃还在愤愤不平:“小姐,您怎么不跟世子说说?那苏清瑶一看就是故意的,她明知道您是世子妃,还跟世子走那么近!”
沈明微脚步顿了顿,看着路边的梧桐树。她想起穿来前,导师跟她说的话:“明微,搞修复的人,最忌心浮气躁。一件文物坏了,你得先看清它的裂痕在哪,再想怎么补,急不得,也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