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狗日的打赏红包把我送到《红楼梦》里来了!
我他妈穿书了!还穿成了这个日后要出家、家里还要被抄家的冤种宝玉?!
巨大的信息量冲击着我的神经,让我头晕目眩。
贾家的衰败、大观园的倾覆、黛玉的眼泪、宝钗的守寡、熙凤的短命……
无数我知道的悲剧结局像走马灯一样在我脑子里疯狂旋转。
“操!这都什么事儿啊!!!”
袭人和麝月被我这突如其来的粗口和崩溃吓得花容失色,连声叫着:
“二爷又魔怔了!快!快去请大夫!”
房间里顿时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而我,贾玉珂,曾经的外卖小哥,现在的贾宝玉,只想原地再死一次。
这他妈比送一百单超时外卖还要命啊!
3.
又在床上躺了两天,骨头都快生锈了。
那参汤的味道实在不敢恭维,但袭人盯着,我也只能硬着头皮灌下去。
我知道她是好心,但这玩意儿效果怎么样说不准,心理安慰可能更大。
脑子渐渐清醒。我不能这么躺着,得尽快搞清楚状况。
信息就是生命线,送外卖的时候,熟悉路线和客户偏好是基本功,现在这道理一样通用。
我继续靠着“病后脑子有点迷糊,好多事记不清”这个借口,开始从袭人嘴里套话。
她是最贴身伺候的,知道的事情多,而且心细,问她最合适。
我不直接问,装作无意地提起。
“袭人,我总觉得忘了好多事。最近府里没什么特别的事吧?我好像听谁提过一嘴什么省亲?”
袭人正在给我整理衣带
:“二爷真是病糊涂了,这样大的事都忘了。是宫里的大小姐,咱们家大姑娘,封了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天大的恩典呢!
府里正紧着预备省亲的事,琏二奶奶忙得脚不沾地。”
元春省亲,这可是烧钱的大工程。
“省亲……那得花不少银子吧?”
“咱们府里……银子够使吗?”
袭人手上的动作顿了顿,似乎有点意外我会问这个。
她笑了笑,语气依旧温和:“这些事自有老爷、太太和琏二奶奶操心,咱们府里这样的大人家,自然是有章程的。二爷好生养着就是,不必忧心这些。”
她这话说得圆滑。
恐怕不像她说的那么轻松。
不然王熙凤也不会忙到脚不沾地,而且原著里贾府就是从这时候开始,财政窟窿越来越大的。
我又换了个方向:
“哦……那我是不是还有几个亲戚?
好像……有个姑妈家姓林?还有别的吗?
脑子浑浑噩噩的,怕见了面都不认得,失了礼数。”
袭人耐心解释:
“林姑娘是姑苏林姑老爷家的,早就来了,二爷平日最是亲近的,怎么连这个也忘了?”
再有就是京里的姨太太家,就是太太的亲妹妹薛家,前几日递了信来,说不日就要举家进京了,到时候宝姑娘也会来。”
薛宝钗要来了。
金玉良缘,这剧情推得还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