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面瓷伶现
梅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敲打在龙泉市博物馆的青瓦白墙上,发出催眠般的节奏。已经是晚上九点,文物修复部的灯光还亮着,23岁的助理研究员林溪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个防潮箱的卡扣扣上。
“总算整理完了。”她轻声自语,伸展了下僵硬的肩膀。
这是她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龙泉工作的第一年。作为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她本有机会留在杭州的大博物馆,但最终还是选择回到这个以青瓷闻名的小城。不仅因为这里是青瓷之都,更因为她心中藏着一段童年时与祖父在古窑址探险的温暖记忆。
手机震动起来,是母亲发来的消息:“溪溪,还没下班吗?下雨天打车回来,注意安全。”
林溪回复了个笑脸,开始收拾东西。就在这时,仓库角落传来一声轻微的“咔哒”声,像是有什么东西掉在了地上。
她举目望去,发现是最新征集来的一批文物中,有一个木箱的盖子不知为何松开了。林溪走近查看,发现里面是七具用软布包裹的青瓷人偶。
“奇怪,这批文物不是明天才入库吗?”她嘀咕着,小心地拿起其中一具人偶。
人偶只有掌心大小,造型是明代歌女的形象,衣裙飘逸,身姿曼妙,釉色是典型的龙泉窑梅子青,温润如玉。但令人不解的是,所有人偶的面部都没有刻画五官,光滑一片,给人一种既优美又诡异的感觉。
捐赠人是一位老农,称这些是在自家地里发现的。整窑瓷器出土时都已碎裂,唯独这七具人偶完好无损,老农觉得邪门,便捐给了博物馆。
林溪正仔细端详时,窗外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紧接着雷声轰鸣,仓库的灯光应声熄灭。
黑暗中,林溪屏住呼吸,摸索着寻找手机。就在她刚要打开手电功能时,眼前忽然亮起一片淡金色的光芒。
那七具人偶的“面部”,不知何时浮现出纤细如发丝的光线,勾勒出同一副似笑非笑、似悲非悲的诡异表情。光芒明明很微弱,却在黑暗中清晰可见,仿佛直接投射在视网膜上。
林溪惊得后退一步,后背撞上了文物架,发出哐当一声响。
几乎同时,电力恢复,灯光重新亮起。人偶面上的金光瞬间消失,又变回了普通瓷器的模样,静静地躺在木箱中,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但林溪知道那不是幻觉。她右手背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道浅金色的纹路,像叶脉又像蛛网,微微发热。
她颤抖着拿出手机,拍下人偶和手背的异状,然后几乎是逃离般地冲出了仓库。
2 影戏之谜
......
第二天清晨,林溪带着忐忑的心情回到博物馆。她手上的金纹已经淡化得几乎看不见,但那诡异的经历仍历历在目。
“早啊小林,脸色不太好啊,昨晚加班太晚了吧?”保安张叔关切地问。
林溪勉强笑笑:“没事张叔,可能有点没睡好。”
她径直走向仓库,心跳加速。打开门后,那箱人偶还静静地放在原处,看起来与普通文物无异。林溪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具人偶仔细检查,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难道真的是我太累了产生的幻觉?”她不禁怀疑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