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有一次,廉颇与魏纾谈论起两国的战事。“魏将军,你觉得,赵国与魏国为何会爆发这场战争?”廉颇问道。

魏纾想了想,说:“还不是因为赵王贪心不足,想要夺取我魏国的邺邑。邺邑乃是魏国的战略要地,我魏国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廉颇摇了摇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赵王之所以要夺取邺邑,并非只是因为贪心,更是为了抵御秦国的入侵。如今秦国日益强大,早已对山东六国虎视眈眈。赵国与魏国相邻,若邺邑被秦国占领,赵国将直接面临秦国的威胁。赵王夺取邺邑,也是为了在漳水南岸建立一道防线,抵御秦国。”

魏纾闻言,心中一怔。她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两国的战事。“老将军,你是说,秦国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廉颇点了点头:“不错。如今秦国已吞并了韩国的大片土地,下一步很可能会攻打魏国或赵国。若赵国与魏国继续自相残杀,只会让秦国坐收渔翁之利。我之所以不愿杀你,也是希望有朝一日,赵国与魏国能够结盟,共同对抗秦国。”

魏纾沉默了。她觉得廉颇说得很有道理。这些年来,秦国的崛起让山东六国都感到了威胁。可各国之间却依旧明争暗斗,互相攻伐,这才让秦国有机可乘。

从那以后,魏纾对廉颇的态度渐渐改变了。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敌意,而是愿意与廉颇交流。两人常常在一起谈论兵法,分析天下大势,有时还会一起在营中散步,欣赏漳水两岸的风景。

相处的日子久了,魏纾发现廉颇虽然外表严肃,内心却十分善良。他对士兵们关怀备至,常常亲自去慰问受伤的士兵;他对百姓也充满了同情,严禁士兵们骚扰百姓。魏纾心中渐渐对廉颇生出了一丝好感,可她知道,两人各为其主,这份感情是不可能有结果的,只能将它深深藏在心底。

廉颇也对魏纾产生了异样的情愫。他喜欢魏纾的英勇善战,喜欢她的聪慧过人,更喜欢她的忠贞不屈。每次看到魏纾,廉颇心中都会泛起一阵涟漪。可他也知道,自己已经年近六旬,而魏纾却正值青春年华,两人之间的差距太大,而且还是敌国将领,这份感情注定不会有好的结局。

这天,赵军与魏军再次交战。魏纾虽然被关在赵军大营,却心系魏军。她站在营帐外,听着远处传来的鼓声和厮杀声,心中十分焦急。

廉颇打完仗回来,看到魏纾站在营帐外,神色焦虑。“魏将军,你在担心魏军的安危?”廉颇问道。

魏纾点了点头:“两国交战,受苦的都是百姓和士兵。我真希望这场战争能够早日结束。”

廉颇叹了口气:“我也希望如此。可如今赵王与魏王都不愿罢兵,这场战争恐怕还会持续下去。”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今日一战,我军大胜,魏军损失惨重。我想,魏王很快就会派人来求和了。”

果然,没过几天,魏王就派使者来赵军大营求和。赵王见赵军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也同意了求和。双方约定,以漳水为界,赵国归还魏国部分土地,魏国则向赵国缴纳岁贡,两国罢兵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