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今日未曾进食?”旁边的将领们忍不住打趣道。
“你们来试试便知。”那将领并未辩解,只是让众人亲自尝试。
“我来!”数名将领跃跃欲试,纷纷上前。
可当他们触碰到长矛的瞬间,脸色骤变——这重量远超预料!
一些力气较弱或年长的将领,甚至连提都提不起来。
“这长矛……竟如此沉重!”众人尝试过后,不禁惊叹道。
众人望着那柄沉重的长矛,不由得发出惊叹:"这般沉重的兵器,谁能使得动啊?"许多将领自诩臂力过人,此刻也只能勉强提起,更遑论寻常士卒了。
"看来此矛与我不合,且试试别的兵器。
"一位面皮厚实的将领高声说道,目光转向旁边的长戈与长戟。
试过之后,那将领摇头道:"这两样也不趁手。
"随即望向一旁的青铜剑:"这把剑应当适合我。
"
那柄剑比长矛短小许多,想来不会太重。
"好沉!"将领惊呼,发现单手竟提不动,需双手才能举起。
他勉强挥动几下,便已气喘如牛。
"这剑也太重了!"将领放下兵器,喘息道。
虽是好剑好矛,却沉重异常。
"除非天生神力者,否则根本无法运用。
"他满脸遗憾地感叹。
这般沉重的兵器,怕是未杀敌先自累倒。
"陛下,不知这等兵器是为哪位将军打造的?末将想见识这位高人。
"王离向嬴政拱手问道,眼中满是好奇。
其余将领也纷纷露出探寻之色,都想见识能驾驭如此重兵之人。
"不过是普通士卒的寻常兵器罢了。
"嬴政淡然答道。
"绝无可能!"王离与众将皆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们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的猛将,臂力冠绝三军。
如今竟连普通士卒的兵器都使不动?
若真如陛下所言,那百万大军的每一个士卒,力量都远胜他们这些将领?这简直令人无法相信。
嬴政未再多言,随意召来一名士卒上前演示。
王离等人顿时目瞪口呆,如遭雷击般僵立当场。
士兵单手擎剑,剑锋流转如游龙,与先前将领双手挥动的笨拙姿态判若天渊。
嬴政再度驱使士兵执起长矛,单臂轻举,旋即双手舞动长矛,动作行云流水,不见半分迟滞。
“这……这岂是凡人之躯?”王离等人瞠目结舌,心中惊骇难抑。
若军中士卒皆如此力大无穷,始皇帝麾下这支雄师,该是何等可怖的存在?
他们被这支军队的强悍震慑得无以复加。
**楚地,城阳与黄城之间的险隘处,两支大军骤然现身。
一支十万雄兵,统帅为项羽;另一支六万余众,则由刘邦统率。
此处地势险要,余于藏兵,正是项羽与刘邦约定合兵之地。
刘邦将六万大军隐于北侧,项羽则将十万兵马驻于南面,两军互为犄角,可成夹击之势。
安营扎寨后,双方将领会面商议。
“项将军可曾探查到那支秦军的踪迹?”刘邦开门见山。
他所指的,自是嬴政麾下那支神秘大军。
他早早派出斥候四处搜寻,却始终未见秦军踪影,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
“本将亦在搜寻,奈何毫无线索。”项羽摇头,显然同样一无所获。
“传闻秦军号称百万,即便夸大,也该有数十万之众。
如此规模的军队,怎会悄无声息地消失?”刘邦眉头紧锁。
“秦军最后攻陷的城池,似乎是城阳。”张良沉吟道,“自那之后,再无其攻城略地的消息。
如今已过半月,或许他们就潜伏在城阳附近。”
如此庞大的军队不可能凭空消失,唯一的解释便是隐匿行踪。
然而,数万大军想要彻底藏身,绝非易事,张良亦不解秦军如何做到。
“既然秦军蛰伏不出,我们不妨设局引蛇出洞,最好能诱其入我埋伏。”张良献策道。
“此计甚妙,但如何引他们现身?”项羽眉头未展,沉声问道。
“调一支骑兵佯攻城阳城,若秦军当真潜伏在附近,必会出兵相救。
届时我军骑兵诈败撤退,将秦军诱至此地,我等只需设下伏兵,以逸待劳便可。”张良缓缓说道。
“此计甚妙。”项羽颔首赞同,认为此策可行。
“我军骑兵不足,而项将军麾下兵强马壮,尤其骑兵精锐无双。
唯有请项将军派遣一支骑兵攻打城阳城,方能引秦军出动。”
“且骑兵数量不可过少,否则不足以威慑城阳守军,秦军未必会出手相救。”
“因此,此事只能仰仗项将军了。”张良补充道。
项羽听完,深以为然,毫无拒绝的理由。
更何况,他对自己麾下的骑兵信心十足。
随后,项羽与刘邦商议具体部署。
议毕,二人各自返回营地。
“龙且听令!着你率一万骑兵,即刻攻打城阳城。”项羽召集众将,下令道。
接着,项羽向龙且详细说明计划,令其见机行事,随后开始布置伏兵。
……
王离军营内,众人百无聊赖地待在帐中。
自前几日与始皇帝会合后,嬴政下令休整,至今未有新的军令传来。
“不知陛下何时才会下令出征?”整日无所事事,将士们颇感烦闷。
尽管不解嬴政为何按兵不动,但军令如山,众人唯有服从。
这时,几匹快马疾驰入营。
“将军!城阳守军求援,称楚军正欲攻城!”士兵匆匆入帐禀报。
“全军集结!本将即刻面见陛下!”王离精神一振,终于不必再闲待着了。
不久,王离觐见嬴政,呈上军报。
“朕已知晓,整军待命。”嬴政淡然道。
待王离退下,嬴政查看国运值——经过数日积累,已恢复至两千万。
“二十万骑兵的装备难以全部更换,但能换多少算多少。”嬴政心中盘算。
随后,他耗费四百万国运值,自系统商城中购入二十万把青铜剑,分发至骑兵手中。
又耗一千万国运值,换取二十万支长矛,装备全军。
嬴政本想为二十万骑兵配备机关连弩,奈何每套需消耗一百国运值,二十万套需两千万之巨,他无力承担,只得暂且搁置。
刚刚支出一千四百万国运值,原先的两千万仅余六百万。
"先换两万套吧。
"思索片刻后,嬴政决定耗费两百万国运值,为前锋两万骑兵装备机关连弩。
至此,国运值仅剩四百万,他必须预留这些数值用于指挥大军。
"出征!"换装完毕,嬴政一声令下,百万大军从沉睡中苏醒,井然有序地开始行进。
他再度率领大军向城阳城进发。
王离等人也按照原计划继续前进。
此番升级后,行军速度大幅提升,步兵疾行竟与战马飞奔不相上下。
"竟如此迅捷!"王离等人目睹始皇帝大军的行军速度,惊叹连连。
不过,他们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
城阳城下,龙且率一万楚军骑兵在城墙外叫嚣挑衅。
连日来皆是如此,楚军多次佯攻,向守城秦军施压。
他们并非真要攻城,而是企图引出嬴政的秦军主力。
唯有击溃嬴政的军队,收复城池方有意义,否则即便攻下也难保不失。
"秦军何时成了缩头乌龟?"
"可敢出城与我一战?"
"定叫你们跪地求饶!"
"不敢?滚回家抱孩子去吧!"
......
楚军在城下肆意辱骂,企图激怒守军。
城墙上的秦军听得怒火中烧,却强忍着不出战。
"当真不敢?"
"暴君嬴政不是回来了吗?让他来与我一较高下!"
龙且见秦军不为所动,连嬴政也一并辱骂。
守城将士愤慨不已,恨不得立刻出城拼杀。
"暴君嬴政!出来受死!"
"暴君嬴政!出来受死!"
......
楚军齐声高呼,声震云霄,恰好传入正率军赶来的嬴政耳中。
此时,他的百万大军已逼近城阳城。
"纵使朕是暴君,尔等又能如何?"嬴政冷冷一笑。
“全军冲锋!”嬴政低声自语,随即一声令下,百万雄师如潮水般涌向声源处。
**“暴君嬴政,速来领死!”
“暴君嬴政,速来领死!”
……
城阳城下,龙且率一万楚军铁骑高声呐喊,声震云霄。
“轰!轰!轰!”
“咚!咚!咚!”
楚军正叫嚣之际,大地骤然震颤,震耳欲聋的声响碾碎了一切喧嚣。
二十万铁骑奔腾,八十万步卒疾行,声势浩荡,岂是区区万人可比?
“怎么回事?”
“哪来的动静?”
楚军一时愕然,脚下大地愈发剧烈地摇晃起来。
“地动了?”
“不……是骑兵!是骑兵的马蹄声!”
久经沙场的将领终于惊醒,若非混杂着步兵的脚步声,他们本该更快察觉。
楚军骑兵猛然回首,只见地平线上黑压压的骑兵汹涌而来,如滔天巨浪。
“杀!”嬴政目光如炬,透过军阵锁定敌骑,厉声喝道。
“杀!”百万大军齐声怒吼,声浪席卷天地,气势磅礴。
“是秦军!”
“糟了!秦军太多了!”
楚军骇然失色,视野尽头源源不断的敌军让他们胆寒。
那摧枯拉朽的冲锋之势,令战马都不安地嘶鸣。
“撤!快撤!”
龙且面容骤变,察觉不妙,当即调转马头,朝西疾驰。
起初他还因诱敌成功而暗喜,可眼见秦军铺天盖地涌来,心中只剩惊恐。
呆愣的楚军猛然回神,仓皇逃窜,却已迟了——身后,钢铁洪流席卷而至。
秦军二十万铁骑全力奔驰,速度惊人,转眼间已逼近楚军。
"放!"最前方的两万秦军骑兵举起机关连弩,对着溃逃的楚军疯狂射击。
"嗖!嗖!嗖!"
"噗!噗!噗!"
"砰!砰!砰!"
"啊!"
……
箭矢破空的呼啸声、贯穿血肉的闷响、楚军落地的撞击声,以及凄厉的惨叫交织在一起,令人心惊胆战。
楚军士兵亲眼目睹身旁同伴中箭坠马,脸色煞白,恐惧在心底蔓延。
不少人慌乱回头,发现秦军不仅未被甩开,反而越追越近,顿时更加慌乱。
耳边箭矢声不绝,战友接连倒下,痛苦的哀嚎冲击着每个人的神经。
尤其是龙且,本以为此次任务轻松,只需诱出嬴政的秦军即可。
他原以为即便遭遇秦军,脱身也非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