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姜眉早早的就起床,让马叔把马车驾出来,和刘婆子一起把那些瓷瓶都装上了马车。看着整整齐齐的白瓷瓶,姜眉心中突然又蹦出来一个想法。
以后生意做大了,肯定就会出现现代社会中层出不穷的山寨、仿冒等问题,那她除了要保存好手艺和方子,还要在商标在下功夫。
商标是个软指标,可以以后再想,现在她要先从硬性条件做起。那就是装香水和香膏的瓶子,这些白瓷瓶都是各地瓷窑统一生产的,随随便便就可以在别处看到一个同款。姜眉打算自己画点花样,然后找信得过的瓷窑烧出来,再做些别人看不出来的标记,那就完美了。
这年代要是有二维码就好了呀,姜眉叹息一声,终于看到了从李家回来的姜寿,还有心心念念了一晚上的李灵均。
今日本来可以是二人世界的,可若是真不带姜寿,那目标就太大了。姜眉还不想让自己的爱情被扼杀在摇篮里,姜少陵和薛瑶这种古代原住民大概还不可以接受自由恋爱。
“灵均哥哥进来坐吧。”姜眉已经给马车里面上了垫子,坐起来就不会那么难受了。但李灵均摇摇头拒绝了,他要和马叔坐在外面。
还好马叔赶车坐的位置上也有垫子,两个人坐在那里虽然挤了一些但也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姜眉便没有坚持了。
马车摇摇晃晃地开始行进,姜眉隔着一块帘子想着自己刚萌芽的爱情,时不时地唉声叹气。
“你说灵均哥哥他是不是晕车啊?”她没有穿越时就是晕车体质,不仅晕汽车,还晕船晕机,就摩托车好点。大概李灵均就坐不得马车吧,姜眉心里不禁升起一种负罪感,她是不是不该叫李灵均来的。
“阿姐你为什么就是不接受事实呢?”姜寿问。
“什么事实?”
“灵均哥他就是不想看到你才坐外面的。”姜寿一双眼睛仿佛洞悉了一切。
“阿寿。”
“阿姐有何事?”
“以后你说话我都不准备接了,你一定是老天派来惩罚我的。”姜眉生无可恋。
“哦。”姜寿面无表情。
李灵均坐在车架上,车里的话顺着风吹进他的耳朵,一句两句都是女孩子的狡黠。他的眼睛不禁眯了眯,傻了十几年的人竟然会聪明成这个样子,这件事真的正常吗。
终于到了锦里镇上,入眼便是不停游走的人群,街边琳琅满目的店铺看得人眼花缭乱。
姜眉今日带了五十个铜板和二两银子,很豪气地请大家吃馄饨。但其实四个人的份算下来,马叔还得吃两碗,全部加起来也不过才十个铜板。
众人在桌前坐下,馄饨很快就端上来了。乳白的汤盛在姜黄色的碗里,汤里堆着数不清的色泽温润的馄饨,零星还撒着嫩绿的葱。
这么一大碗,姜眉吃得肚子都快撑起来,不得不说一句巴食!还是古代人淳朴。
坐在对面的李灵均吃相极好,黑竹削的筷子握在他手中,更衬得手指盈白如玉,一个初生婴儿拳头大的馄饨被他微微使力夹成两半,一半被送入口中。唇也生得好看,因微烫的汤汁而泛起红来,吃的时候没有一点声音。
姜眉感动得一塌糊涂,又看了看其他两个人,发现姜寿吃饭时也是没有声音的,只有马叔和她是野兽派吃法。得知这一真相,她不禁微微掩面,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阿姐,其实你现在比以前好太多了。”以前都是直接扑到桌上吃的。
“那……我在李家吃过饭吗?”姜眉还抱着仅存的一丝希望在问。
姜寿放下筷子,笑了,然后吐出两个极其残忍的字,“吃过。”
“咳咳咳……”李灵均咳嗽起来,又急急找水喝。
虽然他的眼睛没看着自己,但姜眉知道,他一定是在嘲笑自己。
吃过饭,便驾着马车到了红袖招周围的地界。
姜眉拿了一个铜板在门口找了一个小厮,让他进去请柳如云出来,就说是姜眉找她。
没一会儿,柳如云就出来了。今日打扮得没有以前艳俗,穿的是青色的衣裳,身上头上的首饰也都去掉了很多。
这不会是因为姜少陵不来了……所以柳如云在红袖招里面的地位下降了吧。
柳如云看出姜眉的意思,便笑笑,摇头道:“你误会了,这是我自己的意思,现在我只卖艺,不再做以前那些事了。”
说到这里,想到是在姜眉面前,觉得实在是不妥,她便生生止住了话头。
姜眉一脸无所谓,反正她也不信,就算以前卖身她爹也没买过。而且柳如云跟她又没什么关系,她没有再叫姜眉这样那样奇怪的称呼便是极好的,直接你啊我的也是可以接受。她不是看低她,只是不想有更近一步的关系而已。
她从袖子里拿出早准备好的三个瓶子,道:“这便是我那日跟你说好的东西,两瓶香水,一瓶牡丹味,一瓶栀子味,还有一瓶是牡丹香膏。”
柳如云接过去,先打开了香膏的瓶子,用小指指甲挖出一点来,涂抹在手背上,靠近去闻了闻,抬起头来便是一脸的惊喜。那另外两瓶香水她也就不用试了,知道都是好东西,于是她问:“你想让我帮你做什么?”
那日她帮姜少陵解围,本来就是看在和姜少陵的交情上,这一点姜眉也知道。所以今日姜眉送她的这些东西当然不是为了感谢那日的解围,不是白送的,那就需要她做点什么了。
“也不难。”姜眉道:“你的任务就是,让红袖招里其他人也知道这个东西。”
红袖招里姑娘多的是,恩客也多的是,恩客家里的女人更是多,只要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出去了,她的东西就不愁没有销路。虽然从青楼里面发展起来确实是有些奇怪,但要赚钱谁还在意这些细节呢。
“你卖多少?”柳如云看姜眉的眼神渐渐变了,这个才十二岁的女孩子,根本就不像是姜少陵的女儿。
“二两银子。”别人卖三两,那她就卖二两。反正别人的东西要做一个月才做得出来,她一个星期就出来了。
她,稳赚不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