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对面沉默了一会,随即爆发出哄堂大笑,夹杂着大刘戏谑的声音:“哈哈哈哈!默哥!可以啊!你这编故事的水平见涨!比你闺女还能编!是不是最近项目压力太大,出现幻觉了?要不要出来喝一杯,放松放松?”

“我没开玩笑!大刘!我说的是真的!”陈默急得额头青筋直跳。

“得了吧默哥,”大刘收敛了笑意,语气变得语重心长,“我知道嫂子走了以后,你一个人带小萌不容易。但也不能魔怔了啊。孩子写点怪东西很正常,谁小时候没幻想过爸妈是超人或者外星人?就是你那水管,老化了呗,纯属巧合。听哥们一句劝,好好睡一觉,明天起来啥事没有。我这儿还喝着呢,先挂了啊!”

“嘟…嘟…嘟…”

陈默握着手机,站在原地,像一尊逐渐冰封的雕像。最好的朋友,把他最后的求救当成了一个压力过大的笑话。

难道真是自己疯了?

他猛地抬手,狠狠给了自己一耳光。火辣辣的疼。

不是梦。也不是幻觉。

那本作文本冰冷地躺在桌上,像一块墓碑。

最后一丝希望,他预约了一位昂贵的心理咨询师,几乎是抱着最后一根稻草的心态冲了过去。

装修雅致的咨询室里,香薰机默默吐着白雾。咨询师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表情温和,眼神却锐利。

陈默尽可能冷静、有条理地叙述了经过,省略了那些过于血腥的细节,只强调“预言”和“应验”。

咨询师耐心听着,不时点头,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等陈默说完,她放下笔,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用一种极其专业的、安抚性的语调开口:“陈先生,我非常理解您的焦虑和恐惧。这确实是一种非常令人不安的体验。”

陈默的心稍稍落下一点,终于有人愿意认真听了?

但咨询师接下来的话,将他重新打入冰窖。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很可能是一种‘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投射,结合了‘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您妻子去世的创伤,以及您独自抚养女儿的压力,可能在您潜意识中埋下了强烈的‘被抛弃感’和‘死亡焦虑’。而您女儿的作文,恰好成为了一个触发点。”

“您潜意识里相信了女儿的‘预言’,并在今天的水管事件中,不自觉地促成了它的‘实现’。比如,您可能潜意识里忽略了对水管的日常检查,或者在事发时做出了某些看似避险实则增加风险的行为……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通过将内部焦虑外化为具体灾难,来获得某种掌控感,尽管这种掌控感是痛苦的。”

咨询师微笑着,语气无比肯定:“根源在您这里,陈先生。建议您进行一个系统的心理疏导,而不是过度解读孩子的作文。孩子的世界光怪陆离,她们分不清想象和现实……”

“够了!”陈默猛地站起来,椅子腿和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他双眼通红,胸膛剧烈起伏,“根源在我?我潜意识想弄死我自己?你们……你们根本什么都不懂!那不是我幻想出来的!那水管它自己爆的!就在那个时候!就在那里!”

他指着咨询师,手指都在颤抖:“你们只会用你们那套书本上的东西来解释一切!等到刀子割到你们脖子上,你们就知道是不是幻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