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小旗官盯着地图,又看看我,眉头皱得更深。

时间不等人!

我一咬牙,使出了终极杀器——那几本手抄的“神书”!

我拿起最上面的《农政新编》,翻开封皮,露出里面字迹丑陋但密密麻麻的繁体竖排字,指着里面的我熬夜画的农作物图案,又做出“吃”和“饱”的动作。

“粮食……多多的……吃……饱……”我连比划带说,感觉自己像个蹩脚的哑剧演员。

可能这一连串的视觉冲击——奇怪的琉璃器、巨大的寰宇图、写着字的书卷、以及我努力比划的“吃饱饭”——似乎终于起到了效果。

书籍和文字在这个时代有着极高的权威性。

那小旗官虽然依旧听不懂我的话,但眼神中的杀意和怀疑渐渐被一种巨大的惊疑不定所取代。

他盯着我看了足足有十几秒,仿佛在评估巨大的风险。

然后,他对手下使了个眼色。两个侍卫上前,没有动兵刃,但用一种不容置疑的手势,示意我把东西收好,然后跟他们走。

我赶紧把宝贝们胡乱塞回包袱,重新抱紧,心里长舒一口气——第一关,总算混过去了,虽然全程鸡同鸭讲!

我跟着这队侍卫,走在宏伟的宫墙之间,青石板路硌得我的塑料道鞋有点疼。

沿途遇到的太监、宫女无不投来惊异的目光,然后迅速低头避开。

我被带到了一个类似值班房的地方。

小旗官示意我等着,然后进去禀报。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青色袍子、头戴乌纱帽,看起来像个官员的人走了出来。他年纪稍长,面色沉稳,打量我的眼神同样充满审视,但多了几分文官的矜持和探究。

他开口了,说的同样是那种我听不懂的官话,但语调缓和了许多,似乎是在询问我的来历。

我:“……” 大哥,能不能来个翻译机啊!

我只好又把刚才那套“海外仙山、进献祥瑞、求见皇帝”的说辞,配合着包袱里的礼物和蹩脚的肢体语言,重新表演了一遍。

那官员听着听着,眉头也皱了起来,但他显然比侍卫更有耐心和见识。他特别注意到了我包袱里露出的书卷和地图的一角。

他沉吟了片刻,对旁边一个小吏吩咐了几句。小吏快步跑开。过了一会儿,拿来了纸墨笔砚,放在我面前的石桌上。

官员对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我瞬间明白了——笔谈!

果然,知识分子的沟通方式就是高级!

我激动地差点哭出来,赶紧放下包袱,拿起那支毛笔,蘸了墨,在宣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下:

“海外方外之士,敬慕大明皇帝德威,特来献瑞,祈望觐见。”

我写的当然是简体字,但大部分与繁体字形似或相同,应该能看懂。

那官员凑近仔细观看,果然,他看懂了!他脸上露出恍然和更加惊奇的神色,抬头深深看了我一眼。

然后,他接过笔,在我写的字下面,用极其工整漂亮的楷书回了一句:

“尔从何来?所献何瑞?”

沟通的大门,终于打开了!虽然效率低下,但总比瞎比划强!我赶紧又写:

“海外而来,有增产粮种、益睛琉璃、寰宇全图、济世良方献与圣上。”

看到“增产粮种”、“寰宇全图”、“济世良方”这几个词,那官员的眼睛明显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