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哦?那你又是何人?”

于谦慢慢的睁开了自己的眼睛,一双眼睛之中闪烁出了一抹无法抵御的精光!

苏白看着此时一身正气的于谦,自己也是忍不住拜服!

“后世苏白特意前来拜访于谦于少保!土木堡一战!于少保可是凭借了一己之力挽救了整个大明的基业!”

于谦伸出了自己的手在自己的衣袍上面轻轻的擦了擦,自己的目光看向了一旁的两个身穿龙袍的男子。

目光所及之处!

于谦的灵魂都开始忍不住颤抖起来!

急忙跪倒在地上,大声的喊道!

“罪臣于谦拜过永乐帝!”

朱棣看着一旁自己老子的脸色,自己也是忍不住摆了摆自己的手。

“别!我爹还在我身边呢!你这先拜我就有一点说不过去了!”

于谦将自己的目光看向一旁的朱元璋。

目光所及之处,只见这人气宇轩昂,肩宽腰窄,魁梧有力,于是朝着朱元璋的方向郑重的磕了一个头!

“后人于谦拜见洪武大帝!!”

朱元璋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个正气凛然的男子,也是暗暗的肯定着。

“起来吧。”

“就是你凭借一己之力延续我大明基业几百余年?不错!是个人才!”

于谦听着朱元璋的夸奖脸上的欣喜也是不自觉的浮现了出来。

“不敢当!只是天时地利人和罢了!”

“哈哈哈,你这后人还真是有趣,那你倒是和咱说一说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天时地利人和?”

苏白看了一眼远处的三人,自己也是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感觉此时此刻好像是没有自己什么事情了啊......

“哈哈哈,你们看苏神的样子!苏神还是头一次这么吃亏吧?”

“对对对对!平常都是苏神引领一切,没想到这次还是皇帝自己聊上了!”

“我的天!苏神就像是一个利用完的工具人一样,哈哈哈!”

“你们看苏神那个郁闷的小表情!”

“我感觉不仅仅是苏神,朱元璋好像是也有那个社交牛逼症啊!”

“你这么一说,我还是真的发现了朱元璋好像是确实有那么一点!”

“奈何本人没有文化,一句牛逼走天下!”

苏白看着远处的三人,也是慢慢的找到了一个棺材坐了上去。

“这样也不错,让他们自己去聊吧!”

颜如金,观众们:多多少少沾点那个社交牛逼症,真敢在棺材上面睡觉啊.....

朱元璋这边看着谦虚的于谦问道。

“你跟咱说一说当时发生这件事情的背景是什么时候,看样子你那个朝代和小四子的时候没差什么时间,咱要看看到底是朱家哪一个子孙这么不争气!”

于谦听着洪武大帝的提问,本来意气风发的脸上带上了一丝的苍白!

看了一眼旁边的朱棣,慢慢的张嘴说道。

“是......永乐大帝的重孙子......”

朱棣:!!!!!

朱元璋看着自己身边的朱棣,一股无形的怒气再次从自己的心底爆发出来!

再次一脚踹在朱棣的身上!

“这就是你的种?!怂包!老子当初就应该把你射墙上!”

朱棣也是红着一张脸,站在一旁,但是依旧是提出了自己问题。

“我之后是哪个皇帝?!老大?还是老二?”

于谦弯下自己的腰,目光不敢和朱棣相视。

“正是太子殿下,年号洪熙!”

“那你为何能够如此长寿?!经历了这么多代?!”

“恕罪臣直言!洪熙帝登基之后仅仅一年便匆匆去世!之后便是太孙殿下了!”

朱棣听到这句话,自己那魁梧身形竟然忍不住颤抖起来!

晃了晃自己的身子!

急忙伸出自己的手扶住了一旁的墙壁!

“老大......老大仅仅一年?!那瞻基那头幼虎怎么能震得住老二和老三啊!我......我朱棣一脉真的如此吗?!自相残杀......自相残杀?!”、

于谦看着此时宛如疯魔一般的朱棣,也是不敢说话了。

朱棣不愧是马上皇帝,轻而易举就猜到了大明的局势!

朱元璋看着此时朱棣的样子,伸出自己的一双手放在朱棣的背上轻轻的拍了拍。

“行了,事实既然已经发生,就无法再次进行改变了,可能是咱们爷俩将老朱家的运气都已经用没了吧,天意如此啊!天意如此!”

本来性格坚毅的朱棣被朱元璋这么一安慰,一双眼睛直接憋的通红!

强忍着自己心中的焦虑说道。

“那......那我的太孙瞻基小崽子也是跑不掉英年早逝的下场?”

于谦看着朱棣此时的状态迟迟没有开口,因为他不敢!

苏白的声音从远处慢慢的传来。

“明宣宗朱瞻基,号长春真人!明朝第五任皇帝,书画家,年号宣德!宣德元年,平定汉王朱高熙,并进行一系列的措施,使得社会经济空前的发展,与其父明仁宗统治时期合称“仁宣之治”。”

“同时明宣宗在书画方面极有造诣,翰墨图书,极为精致。“点墨写生,遂与宣和(宋徽宗)争胜”, 书法能于圆熟之外见遒劲。工于绘事,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均佳,曾钤“广运之宝“、”武英殿宝”及“雍熙世人”等印章。”

“但是!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去世,终年三十六岁,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景陵。著《明宣宗御制乐府》一卷,至今已佚,存词二首。传位长子朱祁镇......”

说到此处,整个墓穴之中仿佛是掀起了一股无名之风一样!

弄的整个墓穴阴气森森的!

苏白的神色淡然,目光依旧正视前方。

“他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他做到了他份内之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抹黑他的功绩,因为他就是他!这是整个大明的脊梁!是整个大明最巅峰的时期!人民安居乐业,乐在其中!”

“但是也许是英年早逝......导致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幼年登基,没有任何的政治观念,信用自己身边的宦官,一时之间导致宦官专政,乐此不疲啊......”

说到这里,朱元璋和朱棣的神色都十分的暴怒!

“咱为了防止那些阉人影响朝政,特意立下石碑,都不会去看的吗?!把咱的话都当做耳边风了?!”

“这就是瞻基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