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从此,除了打工和啃那些证券书籍,他所有的时间都泡在了这本《奇门遁甲》之中。困难超乎想象。古籍是文言文,且没有标点,叔公的注释又多用代称和隐语,很多地方晦涩难懂。排盘规则极其复杂,需要准确的时间、方位,需要推算符头、符使,确定局数,排布天地人神四盘,还要理解各星、门、神、宫位的象意和生克关系……

他常常对一个步骤一琢磨就是好几个小时,废寝忘食。方便面袋子堆在墙角,笔记写满了一本又一本。他上网查资料,混迹于一些玄学论坛,像海绵一样吸收着一切可能的知识碎片,再与叔公的笔记相互印证。室友觉得他疯了,劝他现实点,他只是沉默以对。

他知道自己没有退路。

第一次尝试排盘,是为了预测第二天大盘的走势。他严格按照步骤,根据当时的年月日时(他特意选了一个他认为可能具有“转折”意味的日子),起局,布盘。

当他终于在那复杂的九宫格里,看到代表大盘总体趋势的符号落宫,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生克关系时,他心跳加速了。

局象显示:星门失令,戊土击刑,临玄武,格局凶悖……这似乎预示着……下跌?

第二天,他紧紧盯着屏幕。大盘高开,一度飘红,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难道错了?但不到半小时,风云突变,股指一路向下,最终收了一根中阴线。

巧合!一定是巧合!他强迫自己冷静。

第二次,他尝试推演某个特定板块。局象显示南方离火宫生机勃勃,景门旺相。而南方,属火的板块……互联网科技?他将信将疑,用模拟盘重点关注了科技股。随后两天,科技板块果然整体走强,虽然他没敢实盘操作,但模拟盘收益可观。

第三次,第四次……他不断地用历史数据回测,用模拟盘验证。有时准得令人毛骨悚然,有时却又偏差极大。他陷入更深的困惑,问题出在哪里?是起局时间点的选取?是象意对应到现代金融的解读有误?还是自身水平不够,无法精准解读那“天地人”交织的复杂启示?

他意识到,奇门遁甲给出的并非一个简单的“涨”或“跌”的答案,而是一个复杂的“态势图”。它告诉你哪个方向能量汇聚(可能是机会),哪个方向能量冲突消耗(可能是风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将这种“态势”翻译成具体的投资决策,需要极高的解读能力和对市场本身的理解,更需要一种难以言喻的“悟性”。

这更像是一门艺术,而非精确的科学。

但他没有放弃。每一次失败,他都仔细复盘,调整自己的解读思路。他开始结合市场情绪、政策面消息来辅助理解奇门局象。他发现,奇门更像是一个顶层的战略指南,指明大方向和时机,而细节的把握,仍需其他工具辅助。

这个过程漫长而痛苦,希望与失望反复交织。他的生活依旧拮据,但内心却因为有了这个隐秘而强大的探索目标,而变得无比充实。

转机,发生在一个异常闷热的午后。他刚刚结束一份短暂的兼职,拿到两百块钱,心情稍微放松了一点。他习惯性地拿出手机看盘。

大盘持续横盘震荡,成交量萎靡,市场如同一潭死水,让人昏昏欲睡。绝大多数股票都像被施了定身术,波动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