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村口的红漆规则
我叫林舟,大三学生,跟室友阿凯、老周是出了名的“探险三人组”,专找没人敢去的荒山野岭钻。这次的目标是“槐树村”——听本地人说,这村子二十年前突然没人住了,只留下满村的老槐树,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规矩,谁破了规矩,就再也出不来了。
同行的还有三个女生:苏晓、李萌和赵雅,都是隔壁班的,苏晓胆子大,主动提议要跟我们一起,李萌和赵雅是被她拉来的,一路上都攥着衣角,脸色发白。
我们坐了两个小时的大巴,又走了半小时山路,才看到槐树村的影子。村口立着个歪歪扭扭的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几行字,字迹发暗,像是渗了血,标题是“入村禁则”:
1. 日落前必须找到带“槐”字的屋子住下,日落之后,别碰任何没亮灯的门;
2. 若听见槐树上有小孩哭,别抬头,别回应,快步走;
3. 晚上十点后,别出屋子,若听见敲门声,只敲三下的别开,敲五下的必须开;
4. 村里的井水别喝,渴了就找屋檐下挂着的陶壶,陶壶里的水只能喝一口;
5. 若看到穿蓝布衫的老太太,别跟她说话,她给的东西千万别接;
6. 第二天日出后,必须在半小时内出村,出村前别回头看。
阿凯凑过去摸了摸木牌,红漆还沾手,像是刚涂上去的:“嘿,这村民还挺讲究,怕我们迷路啊?”
老周推了推眼镜,皱着眉:“不对,这村子都荒二十年了,红漆怎么会没干?”
苏晓已经拎着背包往村里走:“管它呢,说不定是之前来探险的人写的,装神弄鬼。我们赶紧找地方住,太阳快落山了。”
我看了眼手机,下午五点半,太阳挂在山尖,把村里的槐树影子拉得老长,像一个个站着的人。村里的房子都是土坯房,墙皮掉得厉害,院子里长满了齐腰的草,只有村口那棵老槐树特别粗,枝桠盘错,上面挂着些破布条,风一吹“哗啦”响,像在哭。
我们沿着村路走,找带“槐”字的屋子。走了大概十分钟,李萌突然“啊”了一声,指着前面:“那有个!”
前面是个小院,木门上挂着块木牌,刻着“槐安院”三个字,字上的漆都掉光了。阿凯一脚踹开木门,里面的草比人还高,正对着门的是间正房,窗户纸破了好几个洞,能看见里面的土炕。
“就这儿了,”老周把背包扔在炕上,“赶紧收拾收拾,太阳快落了。”
我们开始打扫屋子,苏晓和赵雅擦桌子,李萌烧开水,我和阿凯、老周去院子里捡柴火。刚捡了没几根,就听见槐树上传来“呜呜”的声音,像小孩哭,还带着点风声,分不清是真哭还是假哭。
阿凯抬头就要看,我赶紧拉住他:“别抬头!村口的规则第二条说了,听见小孩哭别抬头!”
阿凯愣了一下,赶紧低下头:“哦对,差点忘了。这破地方还真邪门。”
我们抱着柴火往回走,那哭声一直跟着我们,直到进了屋子,关上房门,哭声才消失。李萌端来开水,我们围着桌子坐着,没人说话,气氛有点压抑。苏晓想打破沉默,刚要开口,就听见院子里传来脚步声,“嗒,嗒,嗒”,很慢,像是有人在草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