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很好,立即送技术科处理。另外,检查袋子内外的所有痕迹,包括DNA样本。”

技术部门的化验结果很快传来。王技术员拿着报告走向我:“队长,塑料袋上的纤维分析结果出来了,这是一种特殊的工业用塑料,主要用于食品包装行业。”

“食品包装?”我皱眉思考,“这缩小了我们的调查范围。另外,指纹提取情况如何?”

“指纹很模糊,但通过特殊处理,我们成功提取到了几个不完整的指纹。正在与数据库进行比对。”

刘洋也拿着尸检报告走了过来:“初步尸检结果出来了。死者是女性,年龄约20岁,身高160左右。死因是机械性窒息,颈部有明显的勒痕。”

“体内有没有发现其他物质?”我问道。

“有!”刘洋的表情变得严肃,“我们在死者的胃内容物中检测出了苯二氮卓类药物成分,这是一种常见的安眠药。”

张伟立即反应过来:“凶手先给死者服用安眠药,然后再实施杀害?这说明凶手有预谋,而且很可能认识死者,或者至少能让她信任自己。”

我点点头:“这个发现很重要。立即联系各大医院和药房,查询这种药物的购买记录。同时,我们要尽快确定死者身份。”

技术员小李又有了新发现:“队长,在塑料袋的封口处,我们发现了微量的胶水成分。这种胶水很特殊,是工业用强力胶,一般的家用胶水不会有这种成分。”

所有的线索开始串联起来:特殊的塑料袋纤维、工业用强力胶、安眠药、陌生人的皮肤组织...这个案子远比我们最初想象的要复杂。

“立即成立专案组,”我对着对讲机说道,“这个案子,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案发后的第三天,我们调取了废弃工厂周边的所有监控录像。张伟在监控室里一遍遍回放那些模糊的画面时,一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

“老李,你过来看看这个。”他指着屏幕上一辆小货车的影像,“9月14号晚上11点23分,这辆车进入了工厂区域。”

我凑过来看,眉头紧锁:“车牌号能看清吗?”

“有点模糊,但经过技术处理应该可以识别。”张伟立即联系了技术科。

一个小时后,技术员小王兴奋地跑进办公室:“队长,车牌号识别出来了!是江城本地车牌,车主叫赵明,25岁。”

我立即在电脑上查询赵明的资料。当他的个人信息出现在屏幕上时,我的心跳加速了。无业,曾经是程序员,但因为赌博欠下巨额债务...

“有意思,”我若有所思地说,“一个赌徒,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出现在抛尸现场附近?”

张伟继续查看监控,发现了一个更令人不安的细节:“你看这里,这辆车在当晚11点到凌晨2点之间,进出工厂区域多达五次!”

“五次?”我的表情变得严肃,“这说明什么?”

“说明凶手很可能分批抛尸,”张伟深吸一口气,“或者...他在那里处理尸体!”

就在这时,刘洋拿着最新的化验报告走了进来:“队长们,有重要发现!”

我们立即围了过去。刘洋指着报告说:“死者的指甲缝里提取到的皮肤组织,经过DNA比对,与一个叫赵明的人高度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