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啊,怎么不想。”林晓芸的声音低了下去,“但家里条件不允许。我妈一个人供我念完高中就不容易了。”
陈志远沉默了。他想起自己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突然感到一阵愧疚。
抽水机旁围了不少村民,大家都眼巴巴地等着。陈志远修理机器,林晓芸在一旁递工具,不时提出建议。
“这个轴套得先润滑,不然装不进去。”
“弹簧压力不够了,得调整一下。”
“试试用扳手反向拧一下。”
在她的帮助下,陈志远修理得格外顺利。最后一颗螺丝拧紧后,他深吸一口气,推上了电闸。
抽水机轰鸣起来,几分钟后,清水哗啦啦涌向干裂的田地。村民们欢呼起来,孩子们沿着水渠奔跑嬉笑。
陈志远看着林晓芸被水花打湿的笑脸,忽然觉得这个姑娘比他认识的任何一个人都要特别。她眼中的光芒,比夏日的阳光还要耀眼。
3 金榜题名
半个月后,高考成绩公布了。林晓芸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省城工学院的机械制造专业。消息传来,整个双桥村都轰动了。
喜悦之余,学费成了难题。尽管学校有补助,但路费和生活费仍需自理。林母悄悄卖掉了陪嫁的银镯子,还是不够。
林晓芸躲在房里,看着录取通知书发呆。去省城的路费、生活费、书本费...一笔笔账算下来,她心沉到了谷底。
“妈,要不我不去了吧。”晚饭时,她轻声说,“在村里当个代课老师也挺好。”
林母放下碗筷,眼睛一瞪:“胡说!好不容易考上的,必须去!妈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
但林晓芸知道,家里已经没什么可卖的了。
就在她准备写信放弃入学资格时,陈志远来了。他刚从县里回来,手里拿着个布包。
“听说你考上了省工学院?”他一进门就问,脸上带着笑。
林晓芸点点头,勉强笑了笑。
陈志远打开布包,拿出一套崭新的机械设计手册:“祝贺你!这是礼物。”
林晓芸摸着精美的封面,眼里泛起泪光。这是她梦寐以求的书,县书店里看过多少次都没钱买。
“还有,”陈志远继续说,“我有个朋友在省图书馆工作,说需要人手整理书籍,包吃住还有工资,正好你可以边工边读。这是地址和介绍信。”他递过一个信封。
林晓芸犹豫了,“太麻烦你了...”
“不麻烦,”陈志远摆摆手,“你看,这不多合适吗?”
林晓芸打开信封,里面除了地址和介绍信,还有五十元钱。她猛地抬头:“这钱...”
“预支的工资,”陈志远抢着说,“我朋友说的。你放心,绝对正规。”
林母擦着眼角走过来:“陈技术员,这让我们怎么感谢你啊...”
“阿姨客气了,晓芸这么优秀,能帮上忙是我的荣幸。”陈志远笑着,耳根却微微发红。
林晓芸看着手里的信封,突然明白了什么。但她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看了陈志远一眼:“谢谢,这钱我以后一定还你。”
九月,林晓芸踏上了去省城的列车。陈志远来送行,帮她扛着行李。
“到了就给村里打电话,村委会有的,我过来接。”林母拉着女儿的手嘱咐个不停。
火车要开了,陈志远塞给林晓芸一个小纸包:“路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