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潮落
第一章 初见如潮
1982年的夏末,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漫过青屿岛的防波堤,吹得码头上悬挂的五星红旗猎猎作响。林卫东站在“海鸥号”炮艇的甲板上,军绿色的常服被海风吹得紧贴后背,露出结实的肩线。他刚结束为期三个月的远海训练,黝黑的脸上还带着未褪尽的疲惫,唯有那双眼睛,像极了此刻的海面,深邃而明亮。
“林艇长,岸上有人等您!”通信兵小李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林卫东顺着小李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码头边的老榕树下,站着一个穿浅蓝色连衣裙的姑娘。姑娘手里拎着一个印着“上海”字样的帆布包,头发扎成简单的马尾,几缕碎发被海风拂到脸颊旁,她时不时抬手将碎发别到耳后,动作轻柔得像岸边的浪花。
林卫东心里“咯噔”一下。出发前母亲在信里提过,说托老家的亲戚介绍了个对象,是上海来的老师,叫苏婉,刚好这个月来岛上的子弟学校任教,让他们见一面。他当时只当是母亲的例行安排,没太放在心上,没想到人竟真的来了,还特意来码头等他。
炮艇缓缓靠岸,林卫东整理了一下衣领,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下舷梯。苏婉看到他,连忙站直了身子,脸上露出一丝腼腆的笑容,声音轻轻的,带着上海姑娘特有的软糯:“您是林艇长吧?我是苏婉。”
“我是林卫东。”林卫东伸出手,掌心带着常年握舵盘磨出的薄茧。苏婉犹豫了一下,轻轻握了上去,指尖刚碰到他的掌心,就像被烫到似的缩了回来,脸颊瞬间红透了。
两人沿着码头往岛上走,一路上没怎么说话。林卫东习惯了部队里直来直去的交流,面对这样文静的姑娘,竟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倒是苏婉先开了口,指着路边的木槿花问道:“林艇长,这花真好看,岛上是不是经常开这么漂亮的花?”
“嗯,春夏秋三季都有。”林卫东点点头,顿了顿又补充道,“要是喜欢,下次我让炊事班的老张给你摘几枝,插在瓶子里能开好几天。”
苏婉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摘下来就可惜了,让它长在枝头多好。”她看着路边随风摇曳的木槿花,眼神里满是温柔,“我以前在上海,很少能看到这么多自然生长的花,都是公园里种的,规规矩矩的。”
林卫东听着她的话,心里对这个姑娘多了几分好感。他见过不少爱慕虚荣的姑娘,一来岛上就抱怨条件艰苦,像苏婉这样懂得欣赏岛上风光的,倒是少见。
走到子弟学校门口,苏婉停下脚步,转过身对林卫东说:“林艇长,谢谢您送我回来。您刚回来肯定很累,快回去休息吧,以后有机会再聊。”
“好。”林卫东点点头,看着她走进学校大门,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教学楼的拐角处,才转身往部队营区走。海风再次吹过,他好像闻到了苏婉身上淡淡的肥皂味,和岛上的海腥味混在一起,竟有种说不出的舒服。
第二章 渐生涟漪
接下来的日子,林卫东和苏婉的联系渐渐多了起来。有时是林卫东休息时,提着从炊事班拿的新鲜海鱼去找苏婉;有时是苏婉周末没课,去营区的家属院帮林卫东缝补磨破的军装。
苏婉是教语文的,岛上的孩子大多是渔民和军人的后代,性子野,上课爱打闹。但苏婉有耐心,她会把课文里的故事编成岛上孩子熟悉的渔歌,还会用贝壳给表现好的孩子做小礼物。没过多久,孩子们就都喜欢上了这个说话温柔的上海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