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可命运偏要给她一个“巧合”。开学没几天,就有同学闹着要换班,说分班时成绩统计错了,学校没办法,只能重新调整一次分班名单。第二次分班结果出来,苏念依旧在一班,而当她走进教室,看到最后一排那个熟悉的身影时,彻底愣住了。

那个总在四班附近晃悠的男生,正趴在桌子上睡觉,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卷卷的发梢上,镀上一层浅金色。同桌凑过来小声说:“他叫江熠,体育生,听说篮球打得特别好,就是……有点混不吝。”

苏念点点头,心里却泛起嘀咕:混不吝?可他看起来,干干净净的,一点也不像“混子”。他很高,即使趴着也能看出身形挺拔,戴着一副半框眼镜,露出的眉眼清俊,皮肤是那种常年待在室内的白皙,和印象中晒得黝黑的体育生完全不一样。

“后来我才知道,他确实是体育生,但不是练田径的,是篮球专项,平时训练完就待在教室,不怎么出去疯玩,所以看着干净。”苏念对着镜头解释,“但‘混不吝’也不是瞎说,他抽烟、喝酒、打架的传闻,在年级里传得沸沸扬扬,只是我从没亲眼见过。”

真正让两人熟悉起来,是班主任的一次“调座”。一班按成绩排座位,苏念成绩不错,稳坐第一排,而江熠因为上课说话被抓包,被班主任“发配”到了第一排前面的单独座位——刚好在苏念正前方。

弹幕立刻刷起:“前排!这是什么神仙位置!”“近水楼台先得月啊!”“所以他上课还说话吗?”

“说到这个,我还挺意外的。”苏念笑着回忆,“他虽然看着吊儿郎当,但坐我前面之后,从来没打扰过我学习。我上课记笔记,他就趴在桌子上要么睡觉,要么刷题,偶尔转笔发出点声响,只要我咳嗽一声,他就立刻停下,安安静静的。”

她甚至记得,有一次她感冒,咳嗽得厉害,他从桌肚里摸出一颗薄荷糖,趁老师转身写板书的间隙,悄悄放在她的桌角,用口型说了句“含着,能好受点”。那时候的她,只觉得这个传闻中的“混子”,好像和大家说的不太一样。

让苏念和江熠关系真正破冰的,是一次和同桌的闲聊。

那天午休,教室里很安静,大部分同学都趴在桌上睡觉,苏念和同桌压低声音聊天,不知怎么就聊到了家庭。同桌抱怨爸妈管得太严,连周末出去玩都要报备,苏念叹了口气,轻声说:“其实我爸妈以前离异过,小学的时候,我跟着我妈过了两年,后来他们又和好了,现在虽然住在一起,但总觉得有点别扭。”

这话刚说完,前座的江熠突然转了过来。苏念吓了一跳,下意识地闭了嘴,却见他眼里闪着亮晶晶的光,像藏着星星,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我也是。”

他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颗石子,在苏念心里激起了涟漪。她看着江熠,第一次认真打量他——半框眼镜后的眼睛很亮,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澈,还有一丝和她相似的、藏在眼底的落寞。

“那时候才知道,他爸妈也是在他小时候离异的,他跟着奶奶过,直到初中才被爸爸接回身边,和后妈关系一直不好。”苏念对着镜头,语气里带着一丝感慨,“可能就是因为有相似的经历,一下子就觉得亲近了很多,好像找到了能懂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