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老周第一次见那艘木船时,裤脚还沾着河泥。

是惊蛰后的第五天,他在芦苇荡里捞螺蛳,听见“咔嗒”一声响。拨开半人高的芦苇丛,就看见那艘船陷在泥里,船身是深褐色的,船头雕着半只模糊的鱼,像被水泡褪了颜色。船帮上有个破洞,正往外渗着水,混着泥汤子,在船板上积成一小滩。

“哪来的破船。”老周蹲下来,用捞螺蛳的网兜敲了敲船板,声音闷得很,是好木头。他在河边住了四十年,见过的船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小木船、水泥船、铁皮船,唯独没见过这样的——船身窄窄的,两头翘,像条被拉长的鲫鱼,看着就不是用来打渔的。

那天傍晚,老周把螺蛳桶寄在邻村老王家里,自己扛着铁锹回来挖船。泥没到膝盖,挖一下陷半寸,等把船弄出来时,天已经黑透了,月亮挂在芦苇荡上空,像个蒙着灰的瓷盘子。他把船推到浅水区,用带来的破布堵住洞,又找了根树枝当桨,慢慢往家划。

他家就在河湾处,三间砖瓦房,院子里种着棵老槐树,树底下拴着他那只老黄狗。老黄狗见他回来,摇着尾巴扑过来,却在看见船时往后缩了缩,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声音。

“怕啥,就是艘破船。”老周拍了拍狗脑袋,把船拴在院外的歪脖子柳树上。夜里起了风,风吹着船板“吱呀”响,老黄狗叫了半宿,老周也没睡踏实,总觉得那船在跟他说话。

第二天一早,老周去看船,发现堵洞的破布不见了,洞却变小了点。他揉了揉眼睛,以为是自己看错了,蹲下来仔细瞅,船板的纹路里还沾着泥,可那破洞确实比昨天浅了些,边缘的木头像是长在了一起。

“邪门了。”老周嘀咕着,从屋里找了块木板,想把洞钉死。刚把钉子敲进去,就听见“咔嚓”一声,钉子断了,木屑溅了他一脸。他愣了愣,又换了根粗钉子,结果还是一样,钉子刚碰到船板就断成两截。

“你还挺厉害。”老周笑了,也不钉了,找了块塑料布把船盖起来。从那天起,他每天都去看那艘船,早上掀开塑料布,晚上再盖好,船板上的泥一点点褪掉,露出底下的暗红色,那半只鱼的雕纹也清晰了些,鱼眼睛是用黑石头嵌的,亮闪闪的,像真的一样。

村里的人见了,都劝他把船卖了。村西头的李瘸子拄着拐杖来瞅了两回,说:“老周,这船看着是老物件,卖给收古董的,能换个好价钱,比你捞螺蛳强。”

老周摇摇头:“不卖,我留着玩。”

李瘸子撇撇嘴:“玩?你都五十了,还玩船?小心哪天掉河里喂鱼。”

老周不搭理他,照样每天去伺候那艘船。他给船板上油,用细砂纸磨掉上面的划痕,船头上的鱼雕得越来越清楚,连鱼鳞的纹路都能看见。有天早上,他发现船尾多了个小抽屉,拉开一看,里面放着半块生锈的铁片,上面刻着个“河”字。

“河?”老周拿着铁片琢磨,这河叫青泥河,他从小在河边长大,听老人说过,以前有个河神,住在河底的水晶宫里,每年都要吃个童男童女,后来有个道士来了,把河神镇在了河底,从那以后,河里就再也没出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