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只是不想再与昭阳县主有任何牵扯。」
「好。」皇帝终于做了决定,「就依你所言。朕会下旨,将昭阳……赐婚于沈清辞。至于你和她的婚约,就此作罢。」
他看了我一眼,意有所指地补充道:「裴砚之,你是个将才,朕不希望你的精力,耗费在这些儿女情长上。边关……最近不太平。」
「臣,明白。」
我躬身告退,走出御书房的那一刻,外面的阳光刺得我眼睛有些发酸。
我知道,这场风波,到我这里,算是过去了。
但对于萧明月,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04
圣旨下得很快。
一道是将我和萧明月的婚约作废,理由是“八字不合,恐伤国祚”。给了皇家和裴家一个冠冕堂皇的台阶。
另一道,便是将昭阳县主萧明月,赐婚于新科举人沈清辞。
为了给沈清辞一个身份,皇帝临时点了他一个翰林院编修的闲职,算是给了他一个进身的阶梯。
消息传出,京都再次哗然。
风向一夜之间就变了。
之前还有人同情萧明月,说她为爱勇敢。
现在,所有人都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看她。
放着定国公府世子妃不当,去嫁一个毫无根基的穷书生,这不是勇敢,这是愚蠢。
长公主,也就是萧明月的母亲,气得当场晕了过去。醒来后,将萧明月禁足,扬言要打死她这个不孝女。
但圣旨已下,木已成舟。
萧明月和沈清辞的婚礼,办得极为仓促和冷清。
没有十里红妆,没有宾客盈门。长公主府只送去了一份不算丰厚的嫁妆,便再无表示,显然是与这个女儿划清了界限。
而我,则被皇帝派往了北境,巡查防务。
临走前,我让手下去查了沈清辞的底细。
结果不出我所料。
此人确实有几分才气,但心术不正,好高骛远。在江南时,便靠着几首酸诗,哄得不少富家小姐为他一掷千金。他欠下的风流债和赌债,不在少数。
他之所以敢来京城,是因为在江南混不下去了。
而他盯上萧明月,不过是看中了她县主的身份,想找一个能让他一步登天的靠山。
那场大婚之日的拦截,是他精心策划的一场豪赌。
他赌萧明月对他余情未了,赌我裴砚之会为了颜面忍气吞声。
他赌赢了前半部分,却输在了我的不按常理出牌上。
但我退婚后,皇帝为了平息风波,反而成全了他。
从结果来看,他似乎是最大的赢家。
我将调查的卷宗付之一炬,嘴边噙着一丝冷笑。
赢家?
好戏,才刚刚开场。
北境的风沙,吹了三个月。
等我再回到京都时,已是初冬。
京都城里,关于昭阳县主和沈清辞的议论,已经从最初的“风流韵事”变成了“民生新闻”。
听说,沈清辞入职翰林院后,并不如意。
他那种孤高自傲的性子,不善钻营,得罪了不少同僚。加上他靠着裙带关系上位,本就惹人非议。
而萧明月,从小锦衣玉食,哪里懂得柴米油盐。
她带去的嫁妆,在沈清辞的挥霍和她不善经营下,很快就见了底。
他们从原本皇帝赐的宅子,搬到了一处更小的院落。
萧明月甚至开始变卖自己的首饰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