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十月的风带着凉意掠过田野,卷起金黄的麦浪簌簌作响,合作社的冷链仓库里却热气腾腾。林晚秋正盯着眼前的电子秤,看着工人将刚生产好的槐菊蜂蜜膏逐一称重、贴标,琥珀色的膏体在玻璃瓶中泛着莹润光泽,每一瓶瓶身都印着“绿盟”的新logo——这是展销会后,联盟特意注册的统一品牌,字体圆润饱满,搭配绿叶图案,寓意“绿色联盟,共筑未来”。可此刻她的眉头却锁得紧紧的,手里攥着一份刚送来的市场调研报告,指尖在“复购率仅23%”的字样上反复按压,纸张边缘都被捏得发皱。

“晚秋,这是这个月的电商销售数据,你快看。”王秀琴抱着平板电脑匆匆走进来,帆布包上还沾着仓库的麦麸,屏幕上的柱状图清晰显示,自从九月底全面换上“绿盟”品牌后,新品初始销量借着展销会的热度涨了一波,可近两周却持续下滑,上周销量甚至比上月同期跌了18%,“客服那边反馈,每天都有老客户来问,‘以前的红旗合作社牌子咋没了’,说新包装虽然好看,但不如老牌子亲切,买着不踏实;还有些新客户搜‘绿色农产品’看到‘绿盟’,觉得是小牌子,不敢轻易下单,宁愿多花点钱买知名品牌。”

林晚秋接过平板,手指滑动着查看用户评价,心里泛起一阵无奈。“之前买过红旗合作社的蝴蝶面,孩子吃了半年,换了‘绿盟’名字,怕配方变了不敢买”“绿盟?没听过,评论区晒单少,还是选隔壁老字号吧”这类留言占了大半。她靠在仓库的货架上,想起两个月前推动联盟品牌统一时的场景——当时不少合作社负责人担心失去自家品牌辨识度,是她拍着胸脯保证“统一品牌才能形成规模效应,走得更远”,可现在看来,消费者对“红旗合作社”的老品牌情怀,远比她预想的更深,反而成了品牌升级的阻碍。

“咱们不能因为暂时的销量下滑就放弃统一品牌方向。”林晚秋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将调研报告折好塞进兜里,“要是各合作社还沿用自家小牌子,不仅没法集中资源做推广,还容易出现以次充好的问题,到时候砸的是整个联盟的口碑。这样,你让客服团队今天就开始主动联系老客户,一对一解释品牌升级的原因,强调配方、品质都没变,再推出‘老客户专享礼包’——买满五十元就送一瓶50g的槐菊蜂蜜膏小样,先把复购率稳住。”

王秀琴点点头,掏出小本子记下,刚转身要走,小李就拿着一份技术报表闯了进来,额头上还沾着田间的泥土,脸上满是焦急:“晚秋姐,不好了!咱们在东沟村试点的‘物联网墒情监测系统’出问题了!昨天晚上下了场小雨,系统后台显示土壤湿度已经达到65%,刚好达标,可今早农户去田里查看,发现靠近坡地的那五亩麦子,土层表面看着湿,往下挖两指就干了,差点耽误了今早的灌溉!”

林晚秋心里一沉——东沟村是联盟推广“智慧农业2.0”的首个试点村,光物联网设备就投入了近十万块,还特意请县农科所的专家做了三次技术培训,要是这事处理不好,不仅会让东沟村的农户对新技术失去信任,其他等着观望的村庄,恐怕更不敢轻易尝试了。“走,咱们现在就去东沟村看看!”她抓起搭在货架上的外套,快步走向门口,临行前不忘回头叮嘱林卫东,“你赶紧联系县农科所的张研究员,跟他说东沟村的墒情系统出了数据偏差,请他带上检测设备过来帮忙排查问题,越快越好。”

林卫东放下手里的出库单,立刻拿起电话拨号,林晚秋则和小李快步往停车场走,发动拖拉机往东沟村赶。十月的乡间小路坑洼不平,拖拉机颠簸着驶过田埂,路边的杨树叶被风吹得哗哗响,林晚秋看着窗外掠过的麦田,心里满是焦灼——东沟村的麦子再过一个月就要抽穗,这个阶段的水分供应最关键,要是真因为系统问题导致减产,她没法跟村里的老人们交代。

驱车赶到东沟村时,村口的麦田边已经围了十几个农户,王老太正蹲在田埂上,用手扒拉着土壤叹气,见林晚秋来了,急忙上前拉住她的手,粗糙的手掌带着泥土的温度:“晚秋啊,你可来了!这系统咋还不如咱们老经验呢?昨天看天要下雨,我还特意跟村里说不用浇水,结果今早一看,坡上的麦子都有点打蔫,要是真因为这减产,咱们村今年的收成可就悬了!”旁边几位农户也跟着附和,脸上满是担忧,有人甚至小声嘀咕:“早说这高科技不靠谱,还是凭老经验看天种地踏实。”

林晚秋没急着解释,蹲下身跟着王老太一起扒开土壤——表层两厘米确实是湿的,可往下挖到五厘米,土粒就变得干燥松散,指尖几乎感受不到潮气。她站起身,走到田埂边的传感器旁,蹲下来仔细检查设备:传感器的探头插在土里,外面套着保护壳,可保护壳周围长满了杂草,杂草的根系密密麻麻缠绕着探头,昨晚的雨水顺着草叶流走,根本没渗到探头周围的土壤里,难怪数据会出现偏差。

“大家别着急,问题找到了。”林晚秋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提高声音让所有人都能听到,“是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周边环境没处理好——探头周围的杂草没及时清理,挡住了雨水渗透,导致数据不准,咱们现在调整一下探头位置,再校准数据,保证不会影响麦子生长。”说着,她让小李拿来工具,小心地拔出传感器,清理掉周围的杂草,在地势平坦、无遮挡的地方重新打孔插入,又在旁边增加了三个辅助监测点,确保数据能覆盖整个地块。

没过多久,张研究员就带着检测设备赶到了,他和小李一起打开系统后台,重新校准湿度传感器的参数,将土壤分层检测数据录入系统,很快,后台屏幕上就显示出准确的墒情数据——坡地土壤湿度确实只有42%,需要补充灌溉。“现在数据准了,你们可以按这个参数浇水,每亩地浇30立方米就行,既能满足麦子需求,又不会浪费水资源。”张研究员一边调试设备,一边跟农户讲解。

看着水管里的清水缓缓流入麦田,滋润着干燥的土壤,农户们的脸色才渐渐缓和。王老太不好意思地搓着手,拉着林晚秋的胳膊说:“晚秋啊,都怪咱们没听你的话,没及时清理传感器周围的杂草,差点错怪了好技术,你可别往心里去。”

“王老太,这事不怪大家,是我们的技术培训没做到位。”林晚秋诚恳地说,“当初只教了大家怎么看数据,没强调日常维护的重要性。以后每个月我们都会派技术员来村里巡查两次,手把手教大家清理设备、检查线路,另外,我们还会给每个村配一本‘智慧农业操作手册’,把注意事项都写清楚,有任何问题随时给我们打电话,保证随叫随到。”

处理完东沟村的事,林晚秋回到合作社时已是傍晚,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办公室的桌面上,给报表镀上了一层金边。她疲惫地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伸手从抽屉里拿出系统终端,打开面板——新支线任务“打造全国知名绿色农业品牌,年销售额突破五千万”的进度条,只停留在15%的位置,红色的数字格外刺眼。

品牌升级遇阻、新技术推广出岔子,还有上个月签下的广州商超订单,因为冷链车在高速上出了故障,延迟了八个小时送达,导致20箱有机生菜变质,合作社不仅全额退款,还赔偿了近三万块的损失——一连串的问题像石头一样压在她心头,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系统,现在这种情况,有没有解决困境的办法?”林晚秋在心里默念,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终端外壳。很快,系统面板上弹出一行淡蓝色的提示文字:“建议宿主从三方面破局:一、启动‘品牌双轨制’策略,保留老品牌情怀的同时推动新品牌发展;二、搭建‘联盟物流调度中心’,整合运输资源,引入实时监控技术,降低损耗;三、解锁‘农产品深加工创新’支线任务,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拓宽盈利渠道。”

系统的提示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林晚秋的思路。她立刻拿出纸笔,笔尖在纸上飞快滑动:“品牌双轨制”就是在保留“红旗合作社”老品牌的基础上,将其定位为高端线,沿用以前的复古包装,主打槐菊蜂蜜膏、儿童蝴蝶面等经典产品,唤醒老客户的情怀;而“绿盟”作为大众线,采用更现代的设计,覆盖绿色小米、有机蔬菜礼盒等更多品类,吸引年轻消费者和新客户,两条线互补,既能稳住老客户,又能开拓新市场。

至于“联盟物流调度中心”,可以整合各合作社的自有车辆,再和三家大型冷链物流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在合作社的仓库旁建一个调度站,安装实时监控系统,每辆冷链车上都装GPS定位和温度传感器,调度员能随时查看货物位置、车厢温度,一旦出现异常,立刻调整路线或更换车辆,从根本上解决物流延迟和损耗问题。

而“农产品深加工创新”,林晚秋想到了联盟的核心原料——槐菊和绿色小麦。之前只开发了蜂蜜膏、蝴蝶面等基础产品,要是能延伸产业链,比如用绿色小麦的胚芽做饼干,用槐菊提取液做发酵饮,既能提高原料利用率,又能卖出更高的价格,说不定能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第二天一早,林晚秋就通知联盟的二十多家合作社负责人,在红旗合作社的会议室召开紧急会议。当她在会上提出“品牌双轨制”的想法时,河湾合作社的李社长第一个皱起了眉,手里的搪瓷杯放在桌上发出“咚”的一声响:“晚秋,咱们九月底才刚把所有产品统一换成‘绿盟’,现在又要分两条线,消费者会不会更混乱?而且重新设计包装、调整生产线,都需要额外投入,咱们现在的资金本来就紧张——上个月赔广州商超的钱,还有东沟村的设备维护费,联盟账户里的流动资金已经不多了。”

“李社长的顾虑我理解,这也是我昨天反复考虑的问题。”林晚秋打开提前准备好的市场调研报告,投影在墙上,“大家看,这是咱们上周做的消费者调研数据:有38%的老客户因为‘红旗合作社’的牌子没了而犹豫下单,15%的客户明确表示‘只认老牌子’;而新客户里,有22%的人觉得‘绿盟’名气小,担心品质。保留老品牌,不是走回头路,而是用它稳住核心客户,同时让‘绿盟’轻装上阵开拓新市场,两条腿走路,反而更稳。”

她顿了顿,继续说:“至于资金,我已经向省里的‘绿色农业创新基金’提交了申请,根据咱们联盟的示范基地资质和创新方案,大概能拿到二十万的扶持资金,足够覆盖包装设计、生产线调整的前期投入。而且‘红旗合作社’作为高端线,定价可以比‘绿盟’高10%,利润空间更大,很快就能收回成本。”

青山合作社的张社长一直没说话,这时突然开口:“我觉得晚秋这个办法可行!咱们村的手工挂面,之前用‘青山挂面’的牌子,在周边市县卖得挺好,统一成‘绿盟’后,上个月销量跌了25%,不少老客户都来问‘是不是换了厂家’。要是能重新用回‘青山挂面’的老牌子,再在包装上印个‘绿盟成员单位’的标识,既保留了客户认知,又能借助联盟的影响力,肯定能卖得更好。”

有了张社长的支持,其他合作社负责人也纷纷表态——石桥合作社的赵社长说他们的全麦面包可以归到“红旗”高端线,河湾合作社的绿色小米则加入“绿盟”大众线。经过一个上午的讨论,大家最终达成一致,同意推行“品牌双轨制”,并确定了两条线的产品划分和推广方案。

接下来的一周,王秀琴带着从县里请来的设计团队,扎进了办公室,重新设计“红旗合作社”的包装——采用复古的牛皮纸材质,正面印着合作社最初的老厂房照片,下方用烫金字体印着“始于1975”,侧面则保留了质量追溯二维码;而“绿盟”的包装则以清新的绿色为主色调,印着麦田和大棚的插画,新增了“家庭装”“礼盒装”等规格,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与此同时,“联盟物流调度中心”的筹备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林卫东带着两个人,跑遍了县里的三家冷链物流公司,对比价格、时效和服务,最终选择了口碑最好的“惠民冷链”,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对方承诺优先调配车辆,保证省内订单24小时送达,省外48小时送达,损耗率控制在5%以下,超出部分由物流公司赔偿。调度中心就设在合作社的仓库旁,林卫东还特意请人装了一块大屏幕,实时显示每辆冷链车的位置、车厢温度和预计到达时间,调度员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掌握所有货物的动态。

解决了品牌和物流的燃眉之急,林晚秋把精力集中到了农产品深加工创新上。她带着小李,每周都往县农科所跑,和张研究员一起泡在实验室里研究新配方。绿色小麦的胚芽富含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是很好的健康食材,他们尝试着将小麦胚芽磨成粉,和低筋面粉、槐菊粉混合,加入少量蜂蜜和黄油,做成饼干——经过十几次调整配方,终于做出了口感酥脆、带着淡淡槐菊香的“槐菊小麦胚芽饼干”,每100g饼干的膳食纤维含量达到6g,远超普通饼干。

而槐菊则被他们用来开发发酵饮——先将槐菊花清洗、烘干、提取汁液,再和益生菌发酵液混合,加入少量冰糖调味,经过巴氏杀菌后装瓶,做成“槐菊益生菌发酵饮”。这种饮品酸甜适口,还带着槐菊的清香,不仅适合儿童和老年人,上班族也能当下午茶喝。

新产品刚试生产出第一批,林晚秋就装了两箱,亲自送到上海“鲜食优选”的采购经理办公室。采购经理李姐尝了一块饼干,又喝了一口发酵饮,立刻眼前一亮:“晚秋,你们这两款新产品太符合我们平台的‘健康食品’定位了!现在年轻人都注重养生,这种高纤维饼干、益生菌饮品,肯定卖得好!我先订一万盒饼干和五千瓶发酵饮,要是市场反响好,下个月就追加订单,把这两款产品纳入我们的‘优选推荐’栏!”

十一月初,“红旗合作社”老品牌系列和“绿盟”新品类同时在电商平台上线。让林晚秋惊喜的是,上线第一天,“红旗合作社”的槐菊蜂蜜膏就卖出了两千三百多瓶,比上个月同期翻了一倍,评论区里满是“终于等到老牌子”“还是原来的味道”的留言;“绿盟”的有机蔬菜礼盒也销量破千,不少新客户留言说“包装好看,性价比高,会回购”。

物流调度中心也发挥了大作用——广州商超的订单,从仓库出库到送达商场,全程只用了36小时,车厢温度一直稳定在5℃,200箱蔬菜只有3箱轻微压损,损耗率不到2%,远低于之前的15%。商超负责人特意给林晚秋打了电话,笑着说:“你们现在的物流服务越来越专业了,以后我们的绿色农产品订单,就优先给你们联盟!”

就在林晚秋以为一切都在向好发展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十二月初,省市场监管局突然发来一份《投诉调查通知书》,说接到五位消费者投诉,反映购买的“绿盟”牌绿色小米“颗粒小、口感粗糙,怀疑是劣质小米”,要求合作社在三天内提交相关资质证明和产品检测报告,配合调查。

林晚秋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绿色小米是河湾合作社的主打产品,从种植到加工都严格按照绿色标准来,怎么会出现投诉?她立刻让小李联系河湾合作社,调取涉事批次小米的种植记录和加工台账,同时将该批次小米送到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做复检。

等待检测结果的两天里,林晚秋寝食难安——要是真的质量有问题,不仅“绿盟”品牌会受影响,整个联盟的信誉都会崩塌。第三天上午,检测报告终于送了过来,上面清晰写着:“该批次小米符合GB/T 11766-2008《小米》标准,且未检出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属于优质绿色小米;颗粒较小、口感粗糙,系品种特性所致,非质量问题。”

看到报告,林晚秋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她立刻将检测报告和小米品种说明一起提交给省市场监管局,同时让客服团队联系投诉的消费者,耐心解释绿色小米的品种特性,还免费给每人寄了一份样品和检测报告复印件。消费者了解情况后,都表示理解,其中一位还在电商平台上写了长评,澄清误会,称赞“绿盟的售后很负责”。

虽然是虚惊一场,但这件事也给了林晚秋一个警示:很多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还停留在“颗粒大、口感好”的层面,对品种特性了解不足,必须加强科普,让大家真正认识绿色农产品。于是,她在“绿盟”的电商店铺首页开设了“绿盟小课堂”,每周三晚上七点直播,由她和张研究员轮流主讲,内容从绿色农产品的种植过程、品种特点到如何辨别优劣、正确储存,甚至会现场演示用绿色小米熬粥、用槐菊蜂蜜膏做甜品。为了让直播更生动,她还邀请东沟村的王老太、张家庄的农家乐经营者出镜,让农户们用朴实的语言分享种植和经营故事——王老太在镜头前展示如何用老经验配合智能设备种地,张建国则教大家用绿色小麦粉做手工馒头,直播间的热度一次比一次高,第三次直播时在线人数突破了两万,不少观众看完就直接下单,带动当晚销售额涨了30%。

随着“品牌双轨制”的稳步推进、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绿盟小课堂”带来的科普效应,联盟的销售额在年底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十二月下旬,“红旗合作社”老品牌系列的月销售额突破两百万,槐菊蜂蜜膏和儿童蝴蝶面成为爆款,甚至有上海的老字号糕点厂主动找上门,想采购“红旗”牌小麦粉做原料;“绿盟”品牌的月销售额也达到三百二十万,有机蔬菜礼盒和绿色小米成了元旦礼品市场的热门选择,广州、深圳的几家大型商超还专门为“绿盟”开辟了专柜。

这天下班后,林晚秋留在办公室整理年度数据,看着报表上不断增长的数字,忍不住打开系统面板——新支线任务“打造全国知名绿色农业品牌,年销售额突破五千万”的进度条已经跳到了35%,比一个月前翻了一倍还多。更让她惊喜的是,面板上突然弹出一行新提示:“恭喜宿主通过科普直播提升品牌认知度,解锁‘绿色农业知识传播者’成就,奖励‘短视频平台推广流量包’一份,可用于在主流平台推广联盟产品及科普内容。”

林晚秋正对着系统提示开心,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张建国举着一张红色的奖状走了进来,脸上笑开了花:“晚秋,你快看!咱们村的‘麦田农家乐’被县里评为‘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了!今天县领导亲自来颁奖,还说要把咱们的模式推广到其他村庄呢!”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元旦假期的订单已经满了,有两百多个游客预约,咱们准备的绿色食材可能不够,想从联盟多订点槐菊蜂蜜膏和手工挂面当伴手礼。”

“没问题!”林晚秋笑着答应,“我让仓库明天就给你送过去,保证新鲜。”她看着张建国兴奋的模样,又想起东沟村如今运转顺畅的物联网设备、物流调度中心里实时跳动的数据、直播间里观众们的热情留言,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从重生时的茫然,到成立合作社的摸索,再到带领联盟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这条路虽然辛苦,却充满了希望。

窗外,夜色渐浓,合作社院子里的路灯亮了起来,温暖的光芒照亮了门口的“绿色农业发展联盟”牌子。林晚秋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农户家亮起的灯火,耳边仿佛能听到麦田里麦苗生长的声音。她知道,距离“年销售额五千万”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或许还会遇到新的挑战——比如如何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如何研发更多受消费者喜欢的新产品,但她不再像之前那样焦虑。

因为她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有联盟成员的信任与支持,有农户们的勤劳与付出,有系统的助力与指引,更有越来越多消费者对绿色农业的认可。这些力量汇聚在一起,就像冬日里的暖阳,能融化所有困难,照亮前行的道路。

林晚秋抬手关掉办公室的灯,锁上门往宿舍走。寒风掠过田野,却带不走她心里的暖意。她抬头望向夜空,星星在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仿佛在为她加油鼓劲。她在心里默默规划着新一年的目标:用系统奖励的流量包在短视频平台做推广,让更多人了解“绿盟”和“红旗合作社”;继续深化智慧农业建设,让更多村庄用上物联网设备;研发更多深加工产品,比如槐菊味的速冻包子、绿色小麦做的方便面,进一步拓宽市场。

她坚信,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绿色农业发展联盟”一定能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五千万的销售额目标也一定能实现。而这片她深爱的土地,也会因为绿色农业的发展,变得更加富饶美丽,让更多农户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