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戴上耳机按下了录音笔的播放键。嘈杂的电流声过后,王远山那沉稳霸道的声音,和高明那锐利激进的语调交替在耳边响起。
林默闭上眼睛,将自己完全沉浸了进去。
他听得不是内容,而是“内容背后的内容”。
谁先发言谁后发言;谁的发言长,谁的发言短;谁在打岔谁在总结……这些细节,都透露着巨大的信息量。
听了整整两遍录音后,林默又拿起了张丽写的那份纪要。
确实如吴刚所说,这只是一份合格的“流水账”。张丽忠实地记录了每个人的发言,却完全没有进行提炼和加工。王副市长和高副市长那些针锋相对的言论被她原封不动地摆了上去看起来就像是一场毫无结果的争吵。
“不对……”林默摇了摇头。
任何会议,尤其是有市长参加的会议最终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哪怕吵得再凶,纪要里也必须体现出“团结”、“高效”、“达成共识”的精神。
这,就是机关材料的“艺术”。
想通了这一点,林默的思路豁然开朗。
他删掉了张丽的原稿,新建了一个文档双手放在键盘上,深吸一口气随即开始行云流水般地敲击起来。
他没有按照发言顺序去写,而是将整个纪要分成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他将李市长在会议最后那段总结性的发言直接提到了最前面,作为整个会议的“总纲”,一下子就拔高了调性。
第二部分,“明确任务,压实责任”。他将所有领导的发言打碎、重组,剔除了所有火药味十足的争论只保留那些具有建设性的、可以落实到具体部门的“干货”并以“会议一致认为”的口吻将其归纳为一、二、三、四点清晰的任务。
第三部分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提高站位,狠抓落实”。这里,他巧妙地引用了王远山发言中的“稳妥推进”和高明发言中的“改革创新”,将两个看似矛盾的观点,完美地融合成了“在确保稳妥的前提下,鼓励改革创新”的辩证思想既照顾了两位大佬的面子又体现了市府班子的团结。
整篇纪要不足一千五百字,却字字珠玑。既忠于原意,又高于原意。
写完最后一个字,窗外的天色已经彻底黑了。
林默检查了一遍错别字,点击了打印。
第二天一早当吴刚在他的办公桌上看到那份热乎乎的会议纪要时,他的眼神,从最初的随意,慢慢变成了惊讶最后,化为了难以掩饰的震撼!
他将纪要翻来覆去看了三遍每一个字都细细品味,越看,心中越是惊涛骇浪。
这哪里是一个新人写出来的东西!
这老辣的笔锋这精准的提炼,这滴水不漏的政治站位……就算是市委那边的大笔杆子,也不过如此!
就在这时,张丽也拿着她熬夜改出来的第二稿忐忑不安地走了进来。
“主任,我……”
吴刚没有看她,只是将林默写的那份纪要轻轻推到了她面前。
“你看看这个。”
张丽疑惑地拿起纪要只看了一眼,她的脸色就瞬间变得惨白。
再看第二眼她的手,已经开始微微颤抖。
等她全部看完,她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呆立在原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她引以为傲的笔杆子在林默这篇堪称“范文”的纪要面前,被碾压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