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只有狮子在面对一只病猫时,才会彻底放下戒心。

而我,就在等他亮出喉咙的那一刻。

5.

北疆的烽火,比我记忆中来得更早一些。

蛮族铁骑踏破雁门关,边境急报如雪片般飞入京城。

朝堂震动。

太子赵恒,一身白衣,在朝堂上慷慨陈词,主动请缨,愿为监军,领兵出征。

他要用一场大胜,洗刷掉之前所有的耻辱,为自己登基铺上最华丽的红毯。

皇帝坐在龙椅上,神色不明。

我之前埋下的那根关于“朽木箭矢”的刺,显然已经在他心里生了根。

他犹豫了。

但满朝文武,大多是太子一党,纷纷附议。

皇帝最终还是同意了。

但他多加了一道保险,派了军中宿将,老成持重的镇远侯为帅,太子为监军。

名为辅佐,实为监视。

消息传到京郊大营,我正在帐中“咳血”。

听到这个消息,我咳得更厉害了,仿佛下一秒就要断气。

监视我的眼线,立刻飞马将这个“好消息”报给了太子。

太子出征了。

带着镀金的决心和必胜的狂妄。

他不知道,他脚下踩着的,是我为他铺好的通往地狱的路。

我立刻挣扎着“病体”,亲手写了一封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入宫中。

奏折里,我用尽一个“将死之人”的最后力气,泣血陈词。

我详细分析了北疆的战局,指出了蛮族的战术弱点,并“无意”中提了一句。

“臣昔日在北疆,曾闻王德昌将军治军严明,然其军械库中箭矢多有潮腐,恐误战机。”

王德昌,正是与太子勾结的那个边疆守将。

这封奏折,如同一滴水,滴入了滚烫的油锅。

皇帝本就怀疑,看到我的奏折,疑心更重。

他立刻密令心腹,暗中彻查北疆军备。

半个月后,前线消息传来。

大败!

镇远侯率领的主力部队,在与蛮族决战时,箭矢齐发,却软绵无力,纷纷坠地。

蛮族铁骑趁势冲垮了军阵,镇远侯战死,大周军队溃不成军,节节败退。

消息传回京城,举国哗然。

太子赵恒指挥失当,致使三军溃败的罪名,被钉得死死的。

民怨沸腾。

我再次上书。

这一次,我请求戴罪立功,愿以一己残躯,奔赴北疆,为国尽忠。

京城里,公主赵嫣为了给太子开脱,上蹿下跳,甚至想把罪名推到战死的镇远侯身上。

她的愚蠢,反而让皇帝更加厌恶。

朝堂之上,争吵不休。

最终,皇帝一锤定音。

“准李玄所请,任北疆讨逆军副帅,即刻启程,望尔戴罪立功,不负朕望!”

我拖着“病体”,在亲兵的搀扶下,接过了帅印。

转身的那一刻,我眼中的“病气”一扫而空。

只剩下,嗜血的寒光。

赵恒,你的死期,到了。

6.

我抵达北疆前线时,这里已是一片人间地狱。

残兵败将,士气全无。

太子赵恒被皇帝的斥责吓破了胆,整日躲在帅帐里,不敢见人。

我接管军务的第一件事,就是整肃军纪。

我当着全军将士的面,将几个在溃败中临阵脱逃的太子亲信,斩于马下。

鲜血,染红了帅台。

原本混乱的军营,瞬间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