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没再接话。她跟我五年了,早就摸清我的脾气。我知道外面有人骂我耍大牌、难伺候,但那又怎样?这个圈子里,只要你红,就有人肯忍你。规矩从来都是上位者制定给下位者遵守的。
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我大学二年级。
那时,我已经凭着不错的样貌和刻意经营的“校花”名头,在一些小范围内有了点知名度。直到有一天,一个广告系的师兄在拍作业时,盯着我的侧脸看了半晌,突然一拍大腿:“心妍,你发现没有,你长得有点像那个苏晚意啊!”
苏晚意。那时她已经凭借一部古装剧里的白月光角色崭露头角,是公认的潜力新人。
我的心猛地一跳。像她?我立刻回去翻出苏晚意所有的视频和照片,对着镜子仔仔细细地比较。鼻子是有点像,眼睛的神韵似乎也能模仿……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我心里疯狂滋生。
我几乎是立刻行动了起来。我剪了她同款的及肩长发,染了一样的蜜茶棕,对着她的采访视频,一遍遍模仿她说话时轻柔的语调、微微歪头的角度、还有那双小鹿一样清澈又带着一丝懵懂的眼神。
我知道,那是直男最无法抗拒、也最没有攻击性的类型。
机会很快来了。一支和当时还是新晋顶流的秦骁合作的巧克力广告,正在寻找一个“清新、甜美、有初恋感”的新面孔。我托了好几层关系,把自己的简历和一张刻意模仿苏晚意角度的侧脸照递了过去。
试镜那天,我穿着简单的白裙子,把模仿苏晚意学到的那套神态发挥到了极致。眼神纯净,笑容羞涩,看秦骁的时候,带着恰到好处的崇拜和一点点不敢靠近的自卑。
导演当场拍板:“就是你了!要的就是这种味道!”
那支广告让我第一次尝到了成名的甜头。虽然只是短短十几秒的镜头,但靠着“小苏晚意”的名头和秦骁的巨大流量,我的微博一夜之间涨了十万粉。评论区和私信里,充斥着“好甜”、“妹妹好看”、“有点像苏晚意啊”的惊呼。
我看着那些评论,心里像烧着一把火,滚烫又灼人。我知道,我找对路了。
后来,E化妆品公司的“清透”系列广告找到了我。我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接下了。因为我知道,这个系列主打的就是“天然”“邻家”“无攻击性”——这正是苏晚意刚出道时的路线,也是我给自己设定的初期形象。
我要成为大众心中的“邻家女孩”,干净、美好,让人忍不住想要保护。
广告播出后,我成功了。我有了名气,有了粉丝,甚至有了“国民妹妹”的称号。走在大街上,开始有人能认出我,小声议论着“那不是拍巧克力广告的那个妹妹吗”。
但我知道,这还远远不够。
在当时的娱乐圈,有一座我永远无法逾越的高山——她的名字,叫苏晚意。
苏晚意。
哪怕只是念出这个名字,都让我感到一种窒息般的压迫感和……难以言喻的愤恨。
她只比我大五岁,却已经实现了所有演员梦寐以求的成就:27岁,华语电影奖项大满贯影后,顶级奢侈品牌全球代言人,票房号召力无人能及,国民度更是高到离谱。她演的电影,叫好又叫座;她代的言,产品立刻卖到脱销;她随便穿件私服,第二天淘宝就能出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