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悦笑了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虽然身处陌生的年代,面临着重重困境,但至少还有母亲的支持。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个年代闯出一片天,不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第二章 初寻商机,巧手制饰
接下来的几天,林悦一边调理身体,一边熟悉周围的环境。她借着帮母亲去公社供销社买东西的机会,仔细观察着红旗县的市场情况。
公社所在地是红旗镇,一条主街贯穿全镇,两边分布着供销社、粮站、邮电局、卫生院等单位,还有几家国营饭店和商店。街上人来人往,大多穿着打补丁的蓝布褂子或中山装,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但也能看出生活的拮据。
林悦注意到,虽然物资匮乏,但女人们对美的追求并没有减少。无论是年轻姑娘还是已婚妇女,都喜欢在头发上别个发卡,或者在衣服上缝个好看的布贴。但市面上的饰品种类很少,样式也比较陈旧,大多是供销社里卖的塑料发卡,颜色单一,没什么特色。
“有了!”林悦眼前一亮。她可以利用自己的手工技巧,制作一些新颖别致的饰品来卖。前世她为了缓解工作压力,特意学过手工制作,无论是串珠、编织还是布艺,都做得不错。而且制作饰品的成本低,材料也好找,很适合作为创业的第一步。
回到家后,林悦立刻开始琢磨。她翻遍了家里的箱子,找出了原主小时候戴过的一个银锁片,虽然有些氧化发黑,但样式还挺精致。她还找到了一些彩色的丝线、碎布、旧纽扣,甚至还有几颗从河边捡来的光滑鹅卵石。这些东西在别人眼里可能是废品,但在林悦看来,都是制作饰品的好材料。
她先把银锁片用牙膏擦拭干净,去掉表面的氧化层,银锁片立刻恢复了银白色的光泽。然后她用彩色丝线编织成细细的绳子,把银锁片串在中间,再在两端加上一个简单的活扣,一条别致的项链就做好了。
接着,她又用碎布制作布花。她把不同颜色的碎布剪成花瓣的形状,用针线缝在一起,中间缀上一颗旧纽扣,再把布花固定在发卡上,一个漂亮的布花发卡就完成了。她还把鹅卵石打磨光滑,用颜料在上面画了简单的图案,穿上线绳,做成了手链。
短短一天时间,林悦就制作出了十条项链、十五个发卡和五条手链。看着这些色彩鲜艳、样式新颖的饰品,林悦满意地笑了。这些饰品虽然材料普通,但胜在设计独特,比供销社里卖的那些要好看得多,肯定能吸引顾客。
第二天一早,林悦揣着这些饰品,悄悄来到了红旗镇的集市。集市在镇东头的空地上,每天早上都很热闹,卖菜的、卖粮食的、卖日用品的,应有尽有。林悦找了一个人相对较多的角落,拿出一块干净的旧布铺在地上,把饰品一一摆好。
一开始,并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小摊子。林悦并不着急,她知道新产品需要一个被接受的过程。她耐心地整理着饰品,偶尔抬头观察路过的行人。
过了大概半个多小时,一个穿着碎花衬衫的年轻姑娘停在了她的摊子前。姑娘叫李娟,是公社中学的老师,今天休息来集市买东西。她被摊子上色彩鲜艳的布花发卡吸引了,拿起一个粉色的布花发卡,好奇地问:“同志,这个发卡怎么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