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十天,苏清然和陆衍留在小镇,看着居民们收割第一批抗毒玉米。金黄的玉米棒堆满了晒谷场,居民们一边翻晒玉米,一边哼着小调,孩子们则在玉米堆旁追逐打闹。农业专家拿着检测报告跑来:“小苏同志,玉米里的抗毒因子含量比预期高30%,磨成粉后,不仅能当口粮,还能提取更多抗病毒药剂!”
这天晚上,小镇举办了丰收宴。居民们把桌椅搬到晒谷场,端上用抗毒玉米做的馒头、用灵田青菜炒的菜,还有从空间里调出的腊肉。李上将也通过卫星电话发来祝贺:“全国已有12个省份的农田恢复种植,下个月就能大规模丰收,清然,你立了大功啊!”
苏清然握着电话,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眼眶有些湿润。她想起前世这个时候,自己还在躲躲藏藏,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而现在,有热饭,有伙伴,有能守护的家园,这就是她重生后最想看到的画面。
宴会快结束时,陆衍递给苏清然一张图纸:“这是京市安全区的新规划图,准备建一所学校和一所医院,用的是空间里的新型建材,又结实又抗震。等明年春天,孩子们就能在教室里上课,老人们也能有地方看病了。”
苏清然接过图纸,看着上面画着的教学楼和医院,心里满是期待。她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月光下,玉佩泛着温润的光。她知道,虽然末世还没完全结束,但重建的脚步已经越走越稳,那些失去的美好,正在一点点回来。
“陆叔叔,”苏清然指着图纸上的操场,笑着说,“等学校建好了,我们再种上灵田的花种,让孩子们在花丛里跑步,好不好?”
陆衍点点头,语气里满是坚定:“好!不仅要种花,还要种满整个安全区,让以后的日子,天天都像今天这么热闹,这么有希望。”
晒谷场上的笑声还在继续,月光洒在金黄的玉米堆上,洒在每个人的笑脸上。苏清然知道,这条路还在继续,但只要有空间的助力,有国家的支撑,有千千万万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终会彻底告别末世,迎来一个满是阳光、鲜花和笑声的未来。
第十三章 净水护民:地下危机破局,水厂通流润新生。
京市安全区自来水厂的开工仪式刚结束,苏清然就接到了基建组的紧急报告。她刚把空间里培育好的“净水菌丝”装进恒温箱,就见基建组组长满头大汗地跑过来,手里攥着一份水质检测报告:“小苏同志!不好了!水厂打井时发现地下有‘污染带’,水抽上来是黑绿色的,还带着刺鼻的味,检测出有母体残留的病毒,根本没法用!”
苏清然心里一沉——京市安全区的居民之前一直靠空间灵泉水和雨水过滤供水,随着重建推进,人口越来越多,灵泉水已经不够分配,建自来水厂本是解决用水难题的关键,现在却卡在了水源上。她立刻跟着基建组去钻井现场,刚靠近井口,就闻到一股腥臭味,抽上来的水装在桶里,黑绿色的液体里还飘着细小的杂质,放在检测仪上,屏幕瞬间跳出“高浓度病毒残留”的警告。
“这污染带应该是母体没被摧毁前,病毒渗入地下形成的,范围还不小,波及了周边三口井。”陆衍也赶了过来,看着钻井机旁的勘探图,眉头微蹙,“要是没法净化,自来水厂就白建了,居民用水又得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