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上钩了。
及笄礼后,沈家欲送庶女入东宫的消息,不知怎的还是隐隐约约传了出去,虽未明说,但已成为贵族圈中一桩心照不宣的笑谈。人人都在背后笑话沈未晞痴傻疯癫,竟去捡沈明珠不要的破烂,更是预言她在那位阎罗太子手下绝活不过三个月,恐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沈未晞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仿佛真的认了命,每日只安分地待在自己的小院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甚至开始“乖巧”地跟着宫里来的嬷嬷学习礼仪规矩,一副迫不及待想要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模样,更坐实了外界对她“虚荣蠢笨”的评价。
唯有夜深人静时,她才会就着昏黄跳动的灯火,取出用特殊药材浸泡过的“空白”宣纸和特制药水,凭借前世记忆,一笔一划,极其谨慎地记录下关于太子萧元启的一切。
他结党营私的网络,贪污军饷的路径,陷害忠良的罪证,暗中与边将往来密信的内容,甚至包括他一些不为人知的癖好和隐秘……事无巨细,分门别类。这些蝇头小字,只有在另一种药水的涂抹下才会显现,平常看去,不过是无字空纸。这些,将是她日后最锋利的刀,斩向仇敌,也护自身周全。
同时,她开始不动声色地收集沈府,特别是王氏和沈明珠的一些阴私。她深知,要扳倒大树,需先断其根基,剪其羽翼。
她的活动范围有限,但重活一世,她深知信息的重要性。她利用前世记忆,精准地找到几个后来或因得罪王氏被发卖、或对沈家心存怨怼的下人,用极其隐秘的方式,许以重利或抓住他们把柄,将他们悄然变为自己的耳目。
她知道了王氏偷偷用公中银子放印子钱,逼死过人命;知道了沈明珠与三皇子暗中通信,言语大胆露骨;知道了沈文渊在吏部考核中收受巨额贿赂……
这些信息,被她同样以密文的方式记录下来,小心藏匿。
另一条线,也在同步进行。
她利用一次沈文渊命她抄写佛经为家族祈福的机会,在誊抄的经文字里行间,用极细的笔触,以隐语的方式,将几条关于漕运走私的关键信息,巧妙地夹带进去。这部佛经,被她“虔诚”地托人送入京中香火最盛的大慈恩寺“供奉”,而她知道,每隔几日,四皇子萧元澈的心腹幕僚都会例行来此。
果然,几天后,京城传来消息,京兆尹“意外”破获一起重大漕运走私案,截获大量赃物,背后似乎牵扯到某位皇子……朝野震动。而四皇子萧元澈,因手下门人在此案中“表现出色”,简在帝心,获得嘉奖。
这只是开始。
此后数月,沈未晞又通过类似极其隐秘的、绝不重复的方式,陆续向萧元澈传递了几次信息。有时是“无意”遗落一首藏头暗示的诗句在某家书画铺,有时是“好心”提醒某个即将遭灾的小掌柜,而那小掌柜恰好与四皇子府上一位管事沾亲带故……
她助他躲过了一次精心设计的马鞍故障,又“无意”指点他手下一名陷入困境的门客,找到了案件的关键突破口。
这些信息,总是能在最关键的时刻,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四皇子萧元澈,前世便是太子倒台后最大的赢家,最终登顶帝位。只是前世此时,他母族不显,自身又因性格刚直一度被皇帝疏远,羽翼未丰,只能韬光养晦,不显山不露水。这一世,沈未晞不介意早点给他送去一些“东风”,加速这个过程,也为自己寻找一个最强大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