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灵光一闪。
如果我能创建一个"完美"的数字分身,代替我在网络世界活跃...
也许,我能重获新生。
我打开电脑,开始研究相关技术。
一夜未眠,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开源项目。
"水灵灵地"敲下最后一行代码,我按下了回车键。
屏幕上跳出一行字:"数字分身创建成功。"
我给它起名叫"明"。
这不是重生,这是重生的开始。
2
第二天早上,我被手机铃声吵醒。
睁开眼,发现屏幕上显示着十几个未接来电。
全部来自同一个号码:021-8888****。
上海的区号。
我颤抖着回拨过去。
"是禤明先生吗?我是'智创未来'人力资源部的王经理。"
"我们注意到您在领英上的资料,想邀请您参加我们公司的面试。"
我愣住了。
领英?我昨天才注册的账号。
"您的数字营销经验非常符合我们的需求。"
"明天上午十点,可以吗?"
我机械地答应下来,挂断电话后整个人瘫在椅子上。
我昨天只是随便填写了一份完美的简历,创建了一个"理想中的自己"。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回应。
我点开那个数字分身"明"的控制面板。
它昨晚自动发布了几条行业见解,还参与了几个专业群组的讨论。
"明"已经获得了200多个关注,几条内容被转发上百次。
这太疯狂了。
我赶紧补充完善"明"的背景资料,让它看起来更真实。
"明"毕业于斯坦福,曾在谷歌工作,精通数据分析和AI营销。
全是假的,但看起来非常专业。
我给"明"设定了自动回复规则,让它能应对基本的社交互动。
"明"开始主动联系一些行业大V,建立人脉。
短短一天,"明"的领英好友数突破500,其中不乏真正的行业精英。
我看着这些数据,既兴奋又害怕。
这就像一场危险的游戏,我随时可能被揭穿。
但现在的我已经没有退路。
第二天面试前,我特意打扮了一番。
白衬衫、深色西装,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专业。
地铁上,我反复练习着可能被问到的问题。
"禤先生,请介绍一下您的项目经验。"
面试官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眼神锐利。
我深吸一口气,按照昨晚准备的内容回答。
"我曾主导过一个AI营销项目,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将转化率提升了300%。"
面试官挑了挑眉:"具体说说。"
我开始编造细节,手心全是汗。
"我们使用了深度学习模型,对用户画像进行精准分类..."
面试官突然打断我:"这个模型的损失函数你用了什么?"
我大脑一片空白。
损失函数?我昨晚根本没准备这个。
冷汗顺着额头流下。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明"发来的消息:"交叉熵损失函数,用于分类问题。"
我强装镇定:"交叉熵损失函数。"
面试官点点头,继续问了几个技术问题。
每次我卡壳时,"明"都会及时发来答案。
面试结束,我几乎是飘着走出大楼的。
"禤先生,我们会在三天内通知您结果。"
回到出租屋,我瘫倒在床上。
手机又响了,是"明"发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