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成都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阴晴不定。就在这时,沈砚匆匆赶到,手持一份文书。
"宇文大人,请看这个。"沈砚将文书递给宇文成都,"这是工部对李公子设计的筒车的评估报告,上面有工部侍郎的亲笔签名,认定此物乃精巧机械,绝非妖术。"
宇文成都接过文书,仔细查看,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没想到李昭竟然已经得到了工部的认可。
"就算如此,"宇文成都强词夺理,"此物形状怪异,有违礼制,仍需查禁。"
"有违何礼制?"沈砚反问,"《周礼》云:'凡民器,不中法,不粥于市。'李公子设计的农具,既合实用,又经工部认可,何来不中法之说?"
宇文成都被问得哑口无言,怒视着三人:"你们等着,此事我定会上奏陛下,让圣上裁决!"
说罢,他带着官兵悻悻离去。人群渐渐散去,李昭、沈砚和蒋月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忧虑。
"看来有人盯上我们了。"李昭沉声道。
"是关陇集团的人。"沈砚分析道,"他们垄断了农具和水利市场,我们的技术革新动了他们的奶酪。"
蒋月点头:"宇文成都是关陇集团的重要人物,他不会善罢甘休的。"
李昭沉思片刻,说道:"我们需要更高层的支持。魏徵大人以直谏闻名,主张'兼听则明',或许可以争取他的支持。"
沈砚摇头:"魏徵大人虽正直,但行事谨慎,不会轻易站队。我们需要更有力的证据。"
蒋月突然灵机一动:"我父亲与宫中王公公有些交情,或许可以请他帮忙。"
李昭和沈砚对视一眼,都点头同意。三人决定分头行动:李昭继续完善技术,沈砚收集关陇集团垄断市场的证据,蒋月则通过父亲的关系联系王公公。
夜幕降临,长安城笼罩在一片寂静中,但三人都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
5 第4章 暗流涌动
宇文成都的威胁如同一片乌云,笼罩在李昭、沈砚和蒋月心头。三人分头行动,各自为接下来的斗争做准备。
李昭留在工地,继续完善筒车的设计。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常常熬到深夜。这天晚上,他正在灯下绘制图纸,突然听到门外有脚步声。
"谁?"李昭警觉地问道。
"是我,沈砚。"门外传来回答。
李昭起身开门,只见沈砚面色凝重地走进来,手中拿着一卷文书。
"有什么发现吗?"李昭问道。
沈砚展开文书,指着上面的内容:"这是我收集到的证据。关陇集团通过控制工部某些官员,垄断了农具和水利市场,他们故意维持低效技术,以获取暴利。"
李昭仔细查看文书,脸色越来越难看:"这些证据足够让他们身败名裂了。"
"问题是,如何将这些证据送到陛下手中。"沈砚叹道,"关陇集团势力庞大,朝中上下都有他们的人。"
正说着,门外又传来脚步声,这次是蒋月。她匆匆进来,脸上带着喜色。
"有办法了!"蒋月兴奋地说,"王公公答应帮忙,但他需要我们提供一份详细的奏章,说明技术革新对国家的好处。"
李昭眼前一亮:"这个好办。我可以写一份关于农具改良对提高农业产量的分析报告。"
沈砚也点头:"我可以写一份关于打破垄断、促进公平竞争的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