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公司大堂,恰遇张薇与几个实习生同出。她见我,眼神一闪,即刻低头,小声叫:“林哥。”
我点头,未多言,径自走过。
能感其目光黏背,带难言探究与……紧张?
出大楼,夕阳正好。深吸口气。
手机又响,陌生号码。犹豫接起。
“是林烨先生吗?”严肃男声。
“我是,您哪位?”
“XX区公安分局。今早街心公园事件,想向您了解情况。见您早朋友圈定位显当时在附近广场。请问约七点四十左右,是否途经公园路附近?有否注意异常?”
来了。警察果然排查附近人。
镇定答:“警察同志您好。我早上确走那边,约七点三十多到广场,拍几张照,然后沿公园路向公交站走。当时我在听自己述职汇报,未太注意周围。似……听到那边有点闹,围了群人,但我赶上班,未过去看。具体发生什么了?”
答话半真半假,完美契合行动轨迹与朋友圈证据。
警察又问几个细节问题,我皆如实答(除刻意忽略部分)。末了警察说:“好的,谢谢配合。后续若需,可能再联系您。”
“没问题,应该的。”挂电话,手心微汗。
但知此关亦过。
时间线证词清晰,无漏洞。
7
回到家,父母已做好饭。桌上母果提此事。
“哎,老林,听说没?就咱小区附近那街心公园,早上有个老太太倒那儿了,没人敢扶,听说耽误抢救,现情况很危呢!”母一边夹菜一边说,“现在这人啊……”
父叹:“唉,也不知怎么了。但也难怪,上回那事闹多大?谁不怕?”
彼等言“上回事”,乃前世我遭遇,只此世被冤者非我,是另一记不清面目的“小伙子”。舆论发酵后,确让本地人心有余悸。
我扒饭,含糊应:“嗯,是挺那啥的……咱自己小心点就是了。”
“我儿子说得对。”母立附,“咱不害人,但也得防着。小烨你以后早上上班也绕开那儿走。”
“知道了妈。”我点头。
内心却一片冰冷。对不起爸妈,为安全,我只能择冷漠。世之恶,远超你们想象。
晚饭后回房开电脑。网上此事讨论更烈。
果然,老人家屬跳出来。
一自称老人孙子的账号,po出老人病历与ICU照,始卖惨博同情。言词未直指路人,但字里行间皆暗示路人冷漠致悲剧,呼社会勿失温暖,还隐晦提“之前某误会让大家有芥蒂”,试图搅浑水。
评论区再炸:
“滚!又想带节奏?”
“误会?你管那叫误会?那是诬陷!是犯罪!”
“现知卖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