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她猛地后退,撞翻了身后的椅子。响声在寂静的午夜格外刺耳。

几乎是本能反应,林问雪冲进厨房,抓起一把盐和一把刀——这是她在宅子里学到的“常识”,盐能辟邪,铁器能挡煞。她颤抖着将盐撒在卧室门口,然后紧握菜刀,死死盯着那面裂开的镜子。

十分钟过去了,镜子再无任何异常。那滴血已经干涸,变成暗红色的痕迹。

林问雪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早,她请了假,直奔本市最有名的寺庙。跪在佛前,她不知该从何说起自己的经历——谁会相信她在镜中见到了百年前的女鬼,又与一个可能活了百年的男人签了卖身契?

一位老和尚经过,突然在她面前停下。

“施主,你身上有很重的阴气。”老和尚眉头紧锁,“最近是否接触过古物?特别是...镜子之类的?”

林问雪猛地抬头:“大师,您能看出来?”

老和尚示意她到偏殿详谈。听完她的叙述,老和尚长叹一声:“你这是中了镜咒啊。那面镜子不是普通的镜子,而是‘阴阳镜’,能连通两界,囚禁魂灵。”

“但我已经破解了它!我用施术者的血...”

“不完全。”老和尚摇头,“如果施术者修为高深,可能只是一部分元神被吸入,本体仍存。你说最后看到镜面上有字迹和血,说明咒术未完全破除,他确实可能还在——至少在某个维度。”

林问雪如坠冰窟:“那我该怎么办?”

“找到那面镜子的来历,弄清楚它最初是如何被制造和使用的。知其根源,方能彻底破解。”老和尚写下一个地址,“去找这个人,他是研究民俗学的教授,专门研究这类古物。”

离开寺庙,林问雪犹豫再三,还是拨通了那个号码。

吴教授听起来很年轻,对她描述的现象表现出极大兴趣,立即约她见面。

当天下午,在一家咖啡馆,林问雪见到了这位民俗学教授。出乎意料,吴教授看起来不到三十岁,戴着一副金边眼镜,文质彬彬。

“你说的那种银背镜,很可能是民国时期的一种特殊工艺。”吴教授听完叙述后说,“当时有一些术士会用特殊方法制作镜子,据说能困住人的魂魄,延长制作人的寿命。”

他拿出平板电脑,调出一些资料:“有意思的是,据记载,这种镜子一旦认主,就会与主人的血脉相连。即使镜子被毁,只要血脉不断,咒术就不会完全消失。”

林问雪想起合同上那道微光:“如果...如果签了一份用血染过的合同呢?”

吴教授猛地抬头:“血契?那就麻烦了。这意味着你自愿将一部分魂魄与镜子绑定,除非找到订立契约的另一方并彻底解除,否则这种联系会持续一生。”

谈话结束后,林问雪的心情更加沉重。她谢过吴教授,留下联系方式后离开。

她没有回家,而是去了母亲所在的医院。母亲已经做完手术,正在康复中,气色明显好转。

“薇薇,真是要感谢那位好心人。”母亲拉着她的手说,“医生说手术费是一个慈善基金会支付的,但不肯透露具体名称。”

林问雪心中警铃大作:“什么样的基金会?”

“好像叫什么...镜源基金会?名字有点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