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双喜看到昨天买蛋炒饭的第一位客人皱着眉头走到肠粉摊跟前,正皱眉打量着,忙大声叫卖起来。

“蛋炒饭,香喷喷的蛋炒饭,二块五毛钱的蛋炒饭,有炒饭炒粉,配菜任加。”

听到她的声音,客人果然回转身,向他们走了过来。

“你们怎么挪到这里来了?给我炒一份,饿着呢。”

明明只是拐了个弯,这条街上明显要冷清许多,好在双喜占着拐角的位置,稍留意一下,也能看到。

开火猛炒,很快一份蛋炒饭就好了。

小难有了开张客,很快迎来一小波客流,连炒了五份蛋炒饭,然后就没有人了。

姚秀英没停手,继续往锅里敲鸡蛋,双喜还没吃晚饭呢,得赶紧给双喜炒份炒粉出来,至于她自己,被气得已经没胃口了。

“吃一口。”双喜第一口先喂的姚秀英,“身体是自己的,气坏了坏人不得高兴呀,吃!”

姚秀英不想吃,但双喜手举着,她还是接了双喜的投喂。

“可惜今年的酱豆还没做,要是加上酱豆,能更好吃。”炒粉没有酸菜,姚秀英尝了两口,下意识地开口。

去年家里做的酱豆早吃完了,要做新的,得等黄豆收了,天气稍凉点才好做,结果却在这之前到了这里。

双喜想了想,“咱们打电话给三叔奶啊,跟三叔奶买一坛子让她请人捎过来。”

这阵子老家估计挺多人往南边返工,应该能找到人帮忙。

姚秀英一想,马上点头,“明天我去跟你三叔奶打个电话,顺道报个平安,来了几天都没顾得上跟家里说一声,你三叔奶心里肯定要念。”

家里也就三叔奶一家惦记他们了,公婆这会不骂他们都是好的。

“再来一口。”双喜继续喂。

姚秀英刚要接,来客了,马上让双喜自己吃,开火忙活起来。

昨天位置好,双喜一开始吆喝了两嗓子就算完,今天就不行了,不大声叫卖的话,路人压根注意不到他们。

姚秀英听到双喜嗓子都喊哑了,特别心疼。

可她试了两次,愣是张不开嘴。

“妈,别着急,慢慢来,万事开头难。”双喜看出姚秀英的着急,笑着安慰她。

姚秀英看着双喜,又欣慰又自责,她咬了咬牙,逼自己不去想七想八,闭着眼睛喊了起来,“蛋炒饭,香喷喷的蛋炒饭,有蛋有肠,配菜任加!”

喊完,姚秀英感觉心跳老快了,睁眼一看,双喜正笑眯眯地冲她竖大拇指。

真喊了出来,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今天位置不好,但娘俩多守了两个小时的摊,大声吆喝了几轮,还是把饭都卖完了。

准确地来讲,是新鲜配菜全部卖完了,只剩下一份饭。

就在娘俩收摊,三轮车都推到楼下的时候,最后一份饭也卖出去了,住在邻居阿芬姨家楼上的一个小伙子正好下班回来碰到,没有配菜也要。

好在就在家楼下,家里有留了明天早上吃的菜,上楼拿一趟就好。

因为回来得晚,房东阿婆早睡了,姚秀英轻手轻脚把三轮车推到楼梯间下头锁好,又轻手轻脚地上了楼。

把碗全部换成塑料篮子的好处,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东西轻多了,还方便拿。

“今天卖出去六十八份。”双喜跟姚秀英报账。

也就是说,今天一晚上的收入是一百七!

姚秀英感觉心口咚咚跳得厉害,要是按今天找工作的工资,她今天晚上就赚了上班两个月的钱?

“妈,要是咱们专心摆摊吧,只要勤劳肯干,终归饿不着自己。”双喜把钱拿出来,给姚秀英看。

姚秀英很心动,但,“开学你就得回去上学,妈脑子笨,收钱算账没你利索,万一收到假钱怎么办?”

要是收到大额钞票,那一天就白干了。

双喜就不一样了,她上手一摸,就能摸出钱是不是真的来,姚秀英都不知道双喜什么时候有的这本事。

今天她就拒了两张钞票,其中一张还是五十元大钞。

双喜不爱听这种话,“妈,你这话就不对了,我聪明,是因为你和我爸聪明呀,不然我的聪明劲打哪来的,你先学着,离开学还早着呢,到时候再说。”

她要是说休学一年,姚秀英肯定不会同意,先拖着吧。

车到山前必有路。

“行,我学!”姚秀英看着钱,努力战胜对安定的渴望。

结果刚下定决心,第二天就惊闻噩耗,房东阿婆的三轮车被住顶楼的租户租走了,说是去乡下接人,要借两天。

“这怎么办?”姚秀英傻眼了,但她很快镇定下来,“不行我一趟趟搬过去,你去摊位那守着就行,今天咱们早点去占摊子。”

其实心里一瞬间有想过要不要按双喜想的,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二手三轮车。

但想到钱赚得还不多,备料备消耗品的时候多花点也就多花了,现在购置大件,姚秀英还是舍不得。

现在一辆二手三轮车,车况好点的,怎么也要两百块吧。

再卖两天,再卖两天生间还过得去的话,就去买。

双喜知道姚秀英的舍不得是因为没有安全感,并没有坚持要去看车。

而且这么匆忙,也挑不到好车,她准备上午去五金店看看,有没有轮子,看能不能做个推车。

最简单的推车,买个塑料大筐,或者拿木方钉一个,下面装四个轮子就能走起来。

最主要是南桥街道离租房这里近,就算没有推车,按姚秀英的安排也行得通,就是搬着走两趟会累够呛。

去五金店还得买个灯,南桥街道那一边不用打灯,路灯很亮,对面店铺的光也亮堂,拐角就不行了,路灯光被树荫挡住了。

“行,先去五金店。”姚秀英跟着双喜一块出门。

她是无论如何也不放心双喜一个人的。

娘俩井井有条地忙着,直接把去工地干小工的穆庆良忘到了九霄云外,就连说好昨天尽量过来,最后也没来的余向东,也没顾上。

说是尽量过来,要是工地有事,没能过来也正常。

工地那边,穆庆德派了个工友去找余向东打听穆庆良一家三口的事,余向东哪能想到平时关系好的工友是穆庆德派来的。

工友来搭话,还先骂了穆庆德两声获取他的信任呢。

余向东没有半点防备,把穆庆良在不远的工地做小工,姚秀英还没找到事,在摆小摊的事全说了。

转过身,工友就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穆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