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周雄副局长的办公室宽敞明亮,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可以俯瞰大半个海州市。红木办公桌厚重气派,墙上挂着各种表彰锦旗和合影,无一不彰显着主人深厚的资历和地位。

秦风站在办公桌前,身体站得笔直,表情控制得滴水不漏,仿佛半小时前那个经历死亡重生、并得知时间循环秘密的人只是他的一个幻影。

周雄五十多岁年纪,身材保持得不错,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合身的警监制服,显得不怒自威。他正端着茶杯,吹了吹浮沫,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口,然后才抬眼看向秦风。

“工业园区那个坠亡案,怎么回事?”周雄放下茶杯,语气听起来像是随口一问,“听技术科的小陆说,你觉得有问题?”

消息传得真快。秦风心里微微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陆博士提出了一些技术上的疑点,我觉得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谨慎总无大错。”他把主动权轻巧地推回到了陆时序身上。

周雄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目光落在秦风脸上,带着一种审视的意味:“秦风啊,我知道你破案心切,压力大。但也不能看什么都像案子。那个工人的尸检报告、现场勘查,都很清楚嘛,意外失足。家属情绪也已经慢慢稳定了,这个时候再翻出来,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这话听起来合情合理,充满了老领导对下属的关切和提醒。但在此时此刻的秦风听来,每一个字都仿佛蒙上了一层别样的色彩。陆时序的警告在他脑中回响——“有内鬼”、“阻力”。

“周局,我只是觉得有些细节还需要再核实一下,并没有定论。”秦风保持着恭敬但坚持的态度,“如果最终确认还是意外,也好彻底排除疑虑,让家属真正安心。”

周雄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笑了笑,只是那笑容并未到达眼底:“好吧,你们年轻人有干劲儿是好事。既然有疑点,那就去查吧。不过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搞得人心惶惶,尤其是工业园区那边,招商引资是市里的重点。”

“明白,谢谢周局。”秦风点头。

“嗯,去吧。”周雄挥了挥手,重新拿起了桌上的文件,似乎不再关心这件事。

秦风敬了个礼,转身走出副局长办公室。带上门的那一刻,他脸上的恭敬迅速褪去,眉头微蹙。周雄的态度很微妙,看似支持,实则隐含敲打和限制。这是一种非常官场的做法,挑不出错处,却足以让一般下属知难而退。

但他秦风不是一般下属,而且他口袋里还揣着一个来自“未来”的作弊器。

回到自己办公室,陆时序还在那里等着,手里的咖啡没动多少。

“周局怎么说?”陆时序抬头问。

“老狐狸,让我们查,但给了紧箍咒。”秦风简略地复述了一遍,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在原本空无一物的板子上写下了“工业园区坠亡案—王强(电工)”,“好了,陆博士,现在是你的‘经验’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在之前的循环里,这个案子的突破口在哪里?”

陆时序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接过秦风递来的笔。他的动作总是带着一种学术般的精准。

“在王强的个人物品里,有一本不起眼的工作日志。”陆时序在白板上写下“工作日志”三个字,“前几次循环里,它最初都被忽略了。直到第二次循环时,我才注意到上面一些看似随意的符号标记和数字,与化工厂泄漏事件的时间点以及涉及的人员有隐秘的关联。”

“日志现在在哪?”

“应该还在证物室的临时保管箱里,因为这个案子之前已经以意外结案了。”陆时序肯定地说,“另外,在第四次循环,我们……我是说,我,”他微妙地纠正了一下措辞,“发现事发当天,工业园区有一段大约十分钟的监控录像缺失了,说是线路故障。但备份服务器里可能还有未被覆盖的原始数据碎片,需要技术恢复。”

秦风挑眉:“‘我们’?第四次循环,我们合作了?”他敏锐地抓住了陆时序之前的口误。

陆时序握笔的手指微微一顿,随即恢复自然,语气平淡:“某种程度上……算是吧。但那一次,你并不完全信任我。”他没有深入细节,转而指向白板,“重点是日志和监控。”

秦风没有继续追问那个“上一次”的故事,现在破案要紧。“好,分头行动。你去技术科尝试恢复监控数据,我去证物室找日志。有发现随时联系。”

“秦队,”陆时序在他转身时叫住他,语气带着一丝罕见的郑重,“小心点。在之前的循环里,每次我们接近关键证据时,总会出点‘意外’。”

秦风回头,对上他镜片后担忧的目光,心里某根弦轻微动了一下。他扯出一个有点痞气的笑容:“放心,死过一回的人,比较惜命。”

证物室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和纸张灰尘混合的味道。管理员老钱看到秦风过来有些意外。

“秦队?怎么亲自过来了,要调什么案子的东西?”

“工业园区的意外坠亡,王强那个案子,他的个人物品应该还在这吧?”秦风递过调取单。

老钱接过单子看了看:“哦,那个电工的啊,在是在,都快到清理期限了。这边。”他领着秦风走到一排金属储物柜前,找到了对应的格子。

王强的遗物用一个透明的证物袋装着,几件普通的工作服,一个旧钱包,一个水杯,还有一本黑色封皮、边缘磨损的工作日志。

秦风的心跳稍微加速了一些。他戴上手套,小心地取出那本日志。日志本不厚,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日的工作内容、设备检查记录,字迹有些潦草。

他快速翻阅着,按照陆时序的提示,寻找那些特殊的符号和数字。果然,在几个看似普通的日期备注旁,他看到了一些用红笔画的小三角形、圆圈,旁边还标注着像是时间或者编号的数字。

这些标记混在大量的日常记录里,极不起眼,如果没有明确提示,根本不会有人注意。

就在他全神贯注研究日志时,头顶的灯光忽然毫无征兆地闪烁了几下,然后“啪”地一声熄灭了!整个证物室瞬间陷入一片黑暗,只有应急出口的绿色标志散发着微弱的光。

“哎哟!怎么又跳闸了!”老钱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带着抱怨,“秦队你别动啊,我去看看电箱,这老楼线路就是不行……”

黑暗中,秦风的神经骤然绷紧。意外?巧合?还是陆时序警告的“意外”?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里的日志,另一只手摸向了腰侧的手电筒。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种莫名的危机感在黑暗中悄然弥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