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的阳光斜斜地洒在明德小学的操场上,三年级二班的孩子们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围着辅导员林夏蹦蹦跳跳。扎着双马尾的朵朵举着刚买的荧光棒,晃得人眼睛发花:“林老师!明天野营能抓萤火虫吗?我妈妈说萤火虫的光里藏着星星的碎片!”
“我要带我的恐龙帐篷灯!”男孩小宇拍着书包,故意压低声音装出怪兽的语气,“晚上我给你们讲鬼故事,保证吓得你们躲进被子里!”旁边的乐乐立刻拆台:“你上次讲‘床下有手’,自己听到风吹窗帘响,吓得抱着枕头跑去找老师,还好意思说!”
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林夏也忍不住弯了嘴角,手里的野营手册被风吹得哗啦响。这次野营选在城郊的青雾山,是学校和户外基地合作的活动,据说那里有大片原始树林,还能看到珍稀的鸟类。只是出发前,基地负责人老周特意拉着她叮嘱:“林老师,务必看好孩子,青雾山后山有片‘迷魂林’,雾天千万别靠近——老一辈传下来的规矩,说那地方邪性。”
林夏当时没太在意,只当是山里人吓唬游客的说法。可此刻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模样,心里却莫名窜起一丝不安,像根细细的刺,扎得人不舒服。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大巴车就载着满车的笑声出发了。孩子们在车上唱着儿歌,零食袋扔了一地,小宇和双胞胎兄弟阿明阿亮凑在一起,偷偷翻看一本破旧的《青雾山传说》,里面夹着几张泛黄的老照片。其中一张拍的是片黑漆漆的树林,角落里似乎藏着模糊的影子;另一张则是青雾孤儿院的全景照——白色的小楼前种着两排槐树,十几个孩子坐在台阶上,怀里抱着布娃娃,笑得露出缺了的门牙,照片右下角写着“1987年夏”。
“你看这个,”阿明指着照片旁的文字,声音压得很低,“上面写着‘人面林’,说里面的树会长出人脸,还会叫人的名字呢!”小宇立刻来了精神:“真的假的?我们今晚去看看!”乐乐凑过来,皱着眉:“林老师不让单独乱跑的……”“怕什么,我们就去一会儿,看完就回来!”小宇拍着胸脯保证,朵朵也好奇地探过头,眼睛亮晶晶的——虽然害怕,可“长人脸的树”实在太让人好奇了。
中午时分,大巴车抵达青雾山营地。老周早已在门口等候,他皮肤黝黑,手上布满老茧,笑起来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手里还提着一篮刚摘的野草莓。“林老师,孩子们一路累了吧?先去帐篷区放东西,晚饭我给你们做野菜炖鸡!”
孩子们跟着老周往营地走,路边的树林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枝叶洒下,形成斑驳的光影。朵朵突然指着一棵大树喊:“你们看!那棵树的树干好像笑脸!”大家围过去一看,果然,树干上的纹路刚好形成了眼睛和嘴巴的形状,像个咧着嘴笑的娃娃。老周看到这棵树,脸色微微变了变,拉着孩子们往前走:“别盯着看了,山里的树长得奇形怪状,没什么好看的。”
晚饭时,老周给孩子们讲青雾山的故事,说山里有会发光的蘑菇,还有能模仿鸟叫的石头,唯独没提“人面林”。小宇忍不住问:“老周爷爷,你知道‘人面林’吗?就是长人脸的树!”老周手里的勺子顿了一下,抬头看了看渐渐暗下来的天色,低声说:“那都是骗人的,山里哪有那种东西,别瞎听外面的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