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M国。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核心实验区。

实验区里静得有些过头。

连呼吸声都能听见。

每个人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环形对撞机的控制台上。

苏晨站在最前面。

动作特别干脆。

手指在一堆密密麻麻的按钮里点了一下。

所有人的目光都跟着他的手移动。

滴的一声轻响。

主屏幕上的数据流瞬间停住。

原本疯狂跳动的曲线也逐渐变平。

【实验成功】

四个字好像有千钧重。

周围几个人呼吸变得重。

还有人两手死死攥着椅子扶手。

博士生们全都愣住了,脸上写满了不敢相信。

困扰物理学界十年的难题,被誉为下一代能源革命关键的东西,就这么被苏晨解决了???

可控核聚变......

成功了!!!

“哦,我的天啊。”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现场气氛一下子炸开了,像火药桶被点燃。

几个博士生冲过来,脸都涨红了,直接把苏晨抬起来,往天花板那边抛。

“苏,你是神。”

“我们真的成了。”

“呜呜呜,真不敢相信,可控核聚变竟然在我手上完成了!我要发了!!!”

下面的人开心的哭喊。

他们都知道这次的试验成功意味着什么。

苏晨被抛在半空。

听着他们的叫喊,嘴角咧。

长松一口气。

整个人像卸下了大包袱。

霍普金斯教授没有跟着年轻人起哄。

他站在外圈。

手动了动金边眼镜。

镜片后面那双眼睛一直盯着苏晨,脸上的笑怎么都藏不住。

这是什么?

可控核聚变啊!!!

这个成就已经不是一篇能登上《自然》或《科学》的论文那么简单。

这足以让世界科技报用整版报道!!

甚至让全球委员会为他专门召开一次“世界科技前沿奖”的颁奖典礼!!!

这个奖比诺贝尔还稀有。

比任何科学奖都神秘。

只在科技真正改变人类命运时才会出现。

它不是其他奖项,可以每几年颁发一次,只有让人类科技进步的发明出现后,才会颁发!

上一次获奖。

是因为相对论重塑了人类时空观的爱因斯坦。

再上一次。

是把全世界带进电气时代的特斯拉!

能拿到这个奖的人。

都是直接让人类历史拐弯的存在。

而现在。

这个名字。

是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华夏少年。

苏晨!!!!

.............

庆祝最热闹的时候。

苏晨被大家放下来。

他整理了一下白大褂的褶皱,拍了拍手,让大家安静。

屋里的喧闹声慢慢平息。

所有人都盯着他,眼里带着崇拜和期待,等着他说点什么。

苏晨笑了,声音很轻松。

“伙计们,这次的成功是大家一起拼出来的,今天早点收工,晚上再庆祝一下。”

“随后我得跟上头请个假,回趟华夏。”

空气又一次卡住了。

刚才把他抛到天上的大卫,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僵住。

他向前走了一步,声音都变了。

“回华夏?苏,你疯了吗?你是我们项目的核心,你走了我们怎么办。”

这个时候回去,这项目刚刚突破,后面还有一大堆活要他盯着。

他要是真走了。

剩下的人就像没了指挥官。

他们这群博士生能干什么???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

脸上的喜悦已经一点都看不到,只剩下茫然和担心。

苏晨看了大卫一眼,又看了看其他人脸上一样的表情。

笑着摆了摆手。

“放心,只是回去处理点家事,很快就回来,项目后续我也会写好报告。”

他说得太轻松,像只是下楼去买杯咖啡。

但屋里的人都明白,这不是小事。

霍普金斯教授的笑容也慢慢消失,他盯着苏晨看了一眼。

转身对其他人说道。

“都回去干活吧,庆祝晚上再说。”

然后他对苏晨招手:“你来我办公室。”

众人看着苏晨跟着教授的背影。

全都没出声。

这个在他们眼里像怪物一样的存在。

没人能看透他。

苏晨八岁来到M国。

本来应该从小学读起。

结果他在社区图书馆的电脑上写了一个优化算法,直接被州政府的人发现,哈佛大学破例录取他成了最年轻的本科生。

小学毕业证还没捂热。

哈佛的录取通知书已经等在家门口。

刚进哈佛没多久。

他又在校刊上连发三篇论文。

一篇改写了量子纠缠的经典认知。

一篇给可控核聚变找到全新理论基础。

还有一篇,直接指出了宇宙大爆炸模型的致命漏洞。

每一篇都像扔进科学界的大炸弹。

有个诺贝尔奖得主的老教授在电视采访时说,“我很庆幸没和苏晨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不然物理学史上压根不会有我的名字。”

这句话出来,苏晨的名声直接顶到天花板。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天才会永远留在M国,继续搞他的科学。

甚至他自己留学签证到期后,都没有回国。

而是以“继续深造”为名留了下来。

由此,他的权限被拔到极高,可以自由进出M国最核心的科研机构,从航天推进器,到国防部的电磁炮,甚至五角大楼最新导弹弹道模拟,都有他的影子。

为了搞定那些复杂的实验。

他总会从华夏留学生里招助手。

让他们做最脏最累的活,比如熬夜做数据比对,清理废料垃圾,又或者进行高精度的数学计算。

每次到实验最后关键阶段,苏晨就把这些人全打发走,核心流程只留自己团队,实验报告里也没有这些助手的名字。

每次项目一成功,数据和解释权都牢牢掌在他手里。

这种做法让他每次都能领先别人一步,效率和成果都特别干净。

这种做法也得到M国官方认可。

后期被哈佛、MIT、加州理工同时挂名。

参与的项目和专利堆满了办公室,有些专利直接和国防、能源、人工智能有关,都是重点保护的领域。

平时除了学术会议和实验室。

其他地方几乎见不到他。

他的留学签证每次快到期,总能拿到特殊人才延长名额。

M国各部门都把他当重点对象,不仅给最好的设备,还给独立实验区和专属助理。

国防部还给他开了绿灯,让他调阅部分军事资料。

实验室里的人都明白。

没有苏晨。

这些项目根本不可能进展这么快。

所有人都认为他会一直留在M国,永远不会回华夏。

今天怎么突然提出这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