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站在一旁的赵峰,脸色铁青,拿起一张照片的手止不住的发抖。

“科长,林组长他们还炸毁了那个基地。”

庄晓曼补充了一句,声音干涩。

“炸的好!”

“这种地方,就不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李伟猛地抬头,看向林峰。

“过程。”

林峰的回答简洁明了。

“我察觉加茂部队可疑,命令庄晓曼调查,确认是人体实验基地后,搜集证据,而后将其摧毁。”

他省略了其中的九死一生,说得像是在汇报一次寻常的巡逻。

李伟盯着他看了几秒,这个年轻人,总是这样,把天大的事说得云淡风轻。

“详细的行动报告,你们两个,一人写一份。”

“一个字都不要给我漏掉!”

李伟的语气斩钉截铁。

“我要让江宁那帮天天把‘和平’挂在嘴边的老爷们看看,他们想与之共存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

……

报告和照片,用最机密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送抵江宁。

据说,那位平日里最讲究养气功夫的委员长,在看到照片后,当场摔碎了自己最心爱的汝窑茶杯。

那些主张妥协,主张“中日亲善”的声音,一夜之间,全都哑了火。

没人再敢提半个“和”字。

谁提,谁就是民族的罪人。

几天后,在多国记者的见证下,这些照片被公之于众。

世界舆论一片哗然。

谴责的电报飞向东京。

面对铁证,日方无法辩驳,最终只能公开道歉,撤换了关东军的一批高层,并表示愿意接受国际社会的监督。

一场滔天的罪行,因为两名特工的孤军奋战,被提前揭露在了阳光之下。

一周后。

沪城军事情报处,礼堂。

所有人都穿着笔挺的军装,气氛肃穆。

处长亲自从江宁赶来,主持这场规格极高的授勋仪式。

“兹有我部行动科上尉林峰,少尉庄晓曼,深入敌后,不畏牺牲,捣毁日军‘加茂部队’秘密基地,刺杀敌酋山田本和,功勋卓著……”

处长洪亮的声音在礼堂里回荡。

“经委员长特批,晋升林峰为陆军中校,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晋升庄晓曼为陆军上尉,授予四等云麾勋章!”

话音落下,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所有人都用一种混杂着敬畏和羡慕的情绪看着台上的两个人。

尤其是林峰。

从上尉到中校,这在和平时期,是常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跨越。

他才多大?

二十出头。

林峰面无表情地接过那枚象征着最高荣誉的勋章。

庄晓曼站在他身侧,英姿飒爽,只是脸上的神情,比过去冷冽了许多。

“另,经总部研究决定,成立军事情报处行动二科,专职处理对日高危渗透、策反及清除任务。”

处长顿了顿,宣布了最后一项任命。

“任命,林峰中校,为行动二科科长!”

“原行动六组,及庄晓曼上尉,皆划归二科建制。”

……

傍晚,林峰回到了那栋位于日本人聚居区的独栋小楼。

他脱下那身崭新的中校军服,换上了一身便装。

刚打开门,正巧撞见隔壁的苏晴提着一个菜篮子回来。

苏晴看见他,习惯性地准备点头问好。

可当她的视线落在他随意搭在椅背上的军服上时,整个人都定住了。

那肩章上,一颗星,两条杠。

中校?

这才过去多久?

她记得很清楚,这个人搬来的时候,还只是个上尉。

林峰朝她点了下头,没说话,直接关上了门。

苏晴站在院子里,心里翻江倒海。

这个邻居的晋升速度,太不正常了。

……

凌晨三点。

城市陷入了最沉的梦乡。

林峰从床底拖出一个皮箱。

他打开箱子,里面是两沓崭新的美钞。

两萬美金。

处理那个美国情报贩子时,顺手牵羊的“战利品”。

他合上箱子,用匕首在皮质的箱盖上,刻下了一个小小的,不易被察觉的符号。

他拎着箱子,翻出二楼的窗户,悄无声息地落在院墙上。

隔壁院子里一片漆黑。

他轻巧地跳了下去,将皮箱放在苏晴卧室的窗下。

然后,他捡起一颗小石子,屈指一弹。

石子划出一道精准的抛物线,敲在了苏晴的窗玻璃上。

一声轻响。

做完这一切,他再次翻墙而出,消失在夜色里。

屋里,苏晴被那声轻响惊醒。

她摸出手枪,警惕地凑到窗边,撩开窗帘的一角。

院子里空无一人,只有月光下,自己的窗台边,多了一个黑色的皮箱。

她心脏猛跳。

确认外面没有动静后,她飞快地打开门,将皮箱拖了进来。

打开箱扣。

码放得整整齐齐的,全是美金。

苏晴的呼吸停滞了。

组织因为经费短缺,已经有好几个重要的情报站面临断炊的风险,这笔钱,简直是救命的甘霖。

是谁?

难道是那个新晋的中校邻居?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试探?还是……

苏晴来不及多想,她将钱款分装好,连夜收拾了所有重要物品,带着那个皮箱,迅速离开了这处已经暴露的住所。

……

一间不起眼的杂货铺后院。

苏晴将那个黑色的皮箱推到陈叔面前。

“陈叔,这是全部的钱。”

陈叔打开箱扣,看着里面码放整齐的美钞,久久没有说话。

他推了推老花镜,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沓,用指尖捻了捻。

是真的。

“有了这笔钱,黑市那条线上的药品缺口,总算是能堵上了。”陈叔的声音带着一些沙哑。

“那个邻居,有什么新动静?”

苏晴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他消失了半个多月,前天刚回来。”

“回来后,军衔就变成了中校。”

陈叔正在擦拭镜片的手停住了。

从中尉到中校,前后不过两个月。

“这个人,能量远超我们的预估。”陈叔重新戴上眼镜,表情严肃。

“继续观察,试着接触,但要把握好分寸,不要暴露自己。”

“是。”

“还有一件事。”陈叔压低了声音,“上头传来消息,根据各方情报研判,小日本最晚今年之内,就会动手。”

苏晴的心沉了下去。

“上级命令,所有非战斗人员,六月份之前必须全部撤离沪城,等局势稳定再回来。”

……

军事情报处,新成立的行动二科办公室。

林峰面前堆着小山一样的文件。

整个二科下辖六个行动队,一百二十名特工,全都是从各处抽调来的精锐。

每天从沪城各个角落汇总来的情报,多如牛毛,需要他来甄别筛选。

庄晓曼推门进来,将一份烫金的请柬放在桌上。

“科长,军需处的冯志强处长乔迁新居,设宴款待,请您务必赏光。”

林峰头都没抬。

“不去。”

庄晓曼像是料到了这个回答,“冯处长在处里人脉很广,各科室的头头脑脑都会去,我们二科刚成立,是不是应该……”

“仗都要打了,搞这些虚头巴脑的做什么。”林峰终于抬起头。

“人际关系在战场上救不了命,子弹和情报才能。”

他敲了敲桌子,“有这个功夫,不如多想想怎么把藏在法租界的日本间谍挖出来。”

庄晓曼的嘴唇动了动。

她觉得林峰说的有道理,但又觉得在这个人情社会里,他这种做法太过刚硬。

“我明白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服从。

“按同僚的规格,备一份贺礼送过去。”林峰又补充了一句。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