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至于她说的有好点子就分享,帮她一把?

想都别想!

他可是花了十五万积分换来的独家方案,哪能随便拱手让人?

这功劳,胡佩林自己不要,他可没兴趣当活雷锋。

“杨总,那您可得辛苦啦!”王廷笑得一脸谄媚。

杨诗雨白了他一眼:“时间紧,中午我就不出去吃了,叫个外卖吧。”

王廷一愣,脱口而出:“那我的五十二块餐费咋算?”

“凭啥给你!”杨诗雨气得直瞪眼:“先欠着,忙完这阵再请你吃!”

王廷无语,默默在心里画了个圈。

接下来的几天,王廷成了创意部最闲的“咸鱼”。

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在杨诗雨那香喷喷的办公室里,窝在软乎乎的沙发上,翻翻书,瞅瞅窗外的云。

直播间的观众看得那叫一个眼红,弹幕刷得飞起。

而杨诗雨他们却像上了发条,扎进了王宝吉项目的泥潭。

一天开七八个会,忙得脚不沾地。

不开会的时候,也在埋头查资料、扒数据、研究竞品。

终于到了周四下午,王宝吉的营销方案主题才算勉强敲定。

接下来更是一团乱麻,PPT、地推、线上推广、广告语,样样都得抠细节。

杨诗雨对方案核心守口如瓶,保密得滴水不漏。

王廷乐得清闲,也懒得打听。

这天,他给《职场百态》节目组打了电话,叮嘱曾益民,王宝吉来公司谈方案时,必须关掉摄像头。

节目组自然满口答应。

周末两天,王廷彻底放飞。

睡到日上三竿,起来就奔着美食、电影、游戏撒欢。

用实际行动向观众展示,什么叫00后的“精致摆烂”生活。

周日下午,闲得发慌的他打开手机,溜进了自己的直播间。

这一看,差点没吓得把手机扔出去。

9号直播间在线人数居然破了二十万!

直接碾压《职场百态》其他直播间,甩第二名几条街。

王廷俨然成了节目夺冠的头号种子。

但他还是不满足。

二十万观众在直播圈算不错,可对他来说,远远不够。

积分全靠直播间撑着,人气不高,积分哪来?

得加把劲,争取彻底出圈!

周一清晨,地祥公司像打了鸡血。

门口停车位清空,红毯铺得锃亮,各部门大扫除,气氛热火朝天。

今天可是王宝吉高层驾到的日子。

地祥能不能借这单子一飞冲天,跻身全国顶尖广告传媒公司,全看这一仗。

王廷熟门熟路地溜进杨诗雨的办公室。

一推门,差点没被她的新造型闪瞎眼。

淡蓝色西装套装,内搭青灰色衬衫,脖子上系了个绳结。

头发随意扎起,少了平日的随意,多了几分知性优雅。

杨诗雨抬头,见他眼神发直,调侃道:“咋了,小子,没见过世面?”

王廷不服,硬着头皮反驳:“我就是在研究你这西装啥牌子!”

杨诗雨笑而不语。

“他们啥时候到?公司搞得跟过年似的。”王廷随口问道。

这周杨诗雨忙得团团转,几乎没跟他聊过天。

“十点!”杨诗雨简短回应。

王廷把背包往沙发上一扔:“等会他们来了,讲方案时带上我呗?”

杨诗雨皱眉:“你全程没掺和,去凑啥热闹?”

“学东西啊!”王廷理直气壮。

杨诗雨冷笑:“拉倒吧,你那脾气,回头跟谁吵起来,我可收拾不了烂摊子!”

“放心,他们只要不惦记我女神,我保证他们毫发无伤!”王廷拍胸脯打包票。

杨诗雨被逗乐,风情万种地一笑:“哟,我还以为你是个纯情小男生,没想到嘴这么甜?”

“你高兴不?”王廷笑嘻嘻地问。

“美得冒泡!”杨诗雨点头。

王廷趁热打铁,凑到她对面:“那我能去开会了吧?”

杨诗雨端起领导架子,手托下巴,慢条斯理道:“看你今天表现还行,我考虑考虑。”

王廷立马起身:“杨总,您这几天累坏了吧?小的给您捏捏腿,捶捶肩?”

“行了行了!”杨诗雨连忙摆手:“有这心意我知足了,待会跟我一起去吧。”

“谢杨总监!”王廷拱手作揖,笑得像只偷腥的猫。

杨诗雨严肃起来:“王廷,丑话说在前头,进了会议室你给我老实听着,不许开口!”

“明白!”王廷点头如捣蒜。

上午十点,王宝吉的人准时杀到地祥。

杨诗雨作为项目总负责人,亲自出马接待。

王廷作为她的助理,自然寸步不离。

王宝吉来了三位大佬。

领头的女人一头卷发,五十多岁,穿着朴素,却气场强大。

她就是王宝吉的掌门人,王媛凤。

杨诗雨特意叮嘱王廷,别被她低调的外表骗了。

自从她接手王宝吉,销量暴涨,创下两百年来的巅峰。

此人野心勃勃,一心想把王宝吉推向全国,这次选地祥也是她拍的板。

跟在她身后的是一男一女,男的是营销部老大,女的是王媛凤的助理。

杨诗雨直接把王媛凤请进会议室,安排她坐上首。

自己坐在她旁边,王廷虽是新人,但仗着助理身份,也挨着杨诗雨坐下。

简单寒暄后,会议正式开场。

这次王宝吉营销方案的主讲人不是杨诗雨,而是胡佩林。

他今天一身黑色修身西装,领带一丝不苟,大背头锃亮,金丝眼镜blingbling,帅得很有排面。

“王总,我这边的PPT准备好了,可以开讲了吗?”胡佩林笑容满面地请示王媛凤。

王媛凤轻轻一笑,点头示意。

“好!”胡佩林打开投影,拿起话筒,滔滔不绝地开讲。

“我们花了一周时间,深入研究了饮料市场,把每款有分量的竞品都拆解得明明白白。”

“王宝吉作为凉茶界的独苗,靠的是悠久的历史和独家配方。”

“它简直就是华夏千年饮品文化的活招牌!”

“我们提炼了王宝吉的三大卖点,围绕这些卖点延伸出了一套最硬核的推广方案。”

“三大卖点分别是历史、配方和口感。”

“我们的核心广告语定为——‘沁人心脾,王宝吉!’”

接下来,胡佩林开始细拆他们一周的心血。

不得不说,这家伙真有两把刷子。

讲方案时毫不怯场,会议室仿佛成了他的个人秀场,讲得激情四射。

听众频频点头,气氛被他带得火热。

王廷坐在一旁,安静地当个听众。

一边听,一边在脑子里盘算这方案能不能让王宝吉火遍全国。

结论是——悬!

有杨诗雨亲自操刀,这方案确实不差。

市场调研、竞品分析、卖点挖掘,样样做得滴水不漏。

如果王宝吉是个有点名气的大品牌,这方案成功率绝对不低。

但现实很骨感。

王宝吉的市场占有率连二线品牌都算不上,只是个地方小众牌子。

这种品牌需要的不是中规中矩的套路,而是剑走偏锋的奇招。

王廷偷偷瞄了眼王媛凤。

她的助理低头奋笔疾书,营销部那位大哥听得津津有味,嘴角还挂着笑。

但他俩都不重要,真正拍板的还是王媛凤。

遗憾的是,王廷发现王媛凤脸上没有半点兴奋,反而透着隐隐的失望。

这方案,怕是已经被她判了死刑。

“我坚信,这套方案一旦落地,贵公司绝对能迎来爆发式增长!”胡佩林信心满满地收尾,深深鞠了一躬。

“啪啪啪!”会议室掌声雷动。

杨诗雨满怀期待地看着王媛凤,笑着问:“王总,您觉得我们这方案怎么样?”

王媛凤端起水杯抿了一口,放下时,轻轻摇了摇头。

她开口,语气平静却像一记重锤:“说句实话,这方案没让我满意。”

短短一句话,像晴天霹雳砸在地祥众人头上。

一周的加班,方案改了八九遍,结果就换来个“不满意”?

胡佩林刚还意气风发,此刻却像被当头泼了盆冷水,心脏都漏跳一拍。

他是这项目的核心负责人,虽然杨诗雨后期也给了指导,但功劳簿上他的名字最重。

接这单时,他信心爆棚,觉得自己稳操胜券。

杨诗雨加入后,方案又优化了一轮,他甚至觉得这方案无懈可击。

他都脑补了无数次会议室里王宝吉的人热泪盈眶鼓掌的画面。

可现在,梦碎得渣都不剩。

他求助地看向杨诗雨,希望她能挽回局面。

毕竟“不满意”还能解读成“有点满意”,对吧?

杨诗雨自己也懵了。

她做过无数大项目,自认为这方案已经很扎实。

可万万没想到,王媛凤直接给毙了。

方案落地前总要改几次,有瑕疵很正常,但直接否决,她真没料到。

“王总,您的意思是,这方案连改的机会都没有了?”杨诗雨不甘心,试探着问。

王媛凤眯起眼,双手摩挲着茶杯,缓缓道:“杨总,这方案其实不算差。”

“但它绝对不是我想要的。”

“实话跟你说,我来地祥之前,已经跑了十几家营销公司,遍布羊城、首都、魔都。”

“这些公司,规模、名气、案例,多数都比地祥强。”

“我选你们,是因为你们在魔都还算有点名气,尤其听说你是海归。”

“但可惜……”王媛凤无奈摇头,“这方案没让我心动。”

杨诗雨满脸失望,苦笑道:“谢谢王总对我和公司的信任。”

王媛凤起身准备离开,又觉得杨诗雨有点可怜,安慰道:“杨总,别太自责。”

“你甚至应该骄傲!”

“我跑了十几家公司,有些虽然名气大,但方案烂得一塌糊涂。”

“你们地祥虽然底子薄,但这方案能排进前三!”

“杨总,你的公司前途无量!”

王媛凤说着,慢慢站起身。

“王总!”胡佩林不甘心,站了起来,“这方案还能再改吗?”

“要不给我们点时间?我们只有一周,时间再多点,方案肯定更牛!”

王媛凤坚定摇头:“抱歉,胡经理,我不能再给机会了。”

“我不是营销专家,但我知道,营销靠的是灵光一现。”

“七天够长了,真有好点子,根本用不了这么久。”

“我可以给你们时间,但我公司等不了我。”

“这一年,我都在找好方案,要是每家都给时间,我得等到猴年马月?”

胡佩林脸色惨白,腿都软了。

这几天脑补的美好未来,全化成泡沫。

杨诗雨也站起身,满脸失落。

但能怎么办?决定权在王媛凤手里,她说不行就不行。

“王总,耽误您时间了。”杨诗雨语气低落。

王媛凤微笑摇头:“是你们辛苦了,我只能说声抱歉。”

杨诗雨强忍失落,摇了摇头。

“王总!”就在杨诗雨领着王媛凤三人往门口走时,一声突兀的喊声响起。

杨诗雨心头一震,猛地回头。

只见王廷站起身,大步走到会议室前,拉过黑板。

“刷刷刷”,他在黑板上写下七个大字。

王媛凤闻声回头,看到黑板上的字,眼神瞬间亮了!

简简单单七个字——“怕上火,喝王宝吉!”

王廷写完,往黑板旁一站,静静地看着众人,气场稳得一批。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瞬间把所有人的目光都拽了过去。

王媛凤盯着那七个字,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

“怕上火,喝王宝吉!”

作为商场老将,她对自家产品了如指掌,对营销也有独到见解。

这七个字让她脑子里瞬间蹦出无数画面。

她来了兴趣!

杨诗雨听到王廷喊“王总”时,心都提到嗓子眼。

她不是让他别说话吗?这小子怎么又炸了?

难道因为方案被拒,他气不过要跟王媛凤硬刚?

这可不行!

合作黄了就黄了,但不能得罪王宝吉的人。

两家公司都是体面人,硬杠传出去,地祥的名声还不得砸了?

但她一回头,看到黑板上的七个字,瞬间愣在原地。

“怕上火,喝王宝吉。”

刹那间,她脑子里炸开了花。

产品定位秒变清晰,目标人群精准锁定,竞品优势瞬间凸显。

她脸上的失落和焦虑一点点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惊喜。

这切入点,绝了!

怪不得王廷非要跟着来开会。

原来他早藏了一手!

如果方案过了,他就不吭声;方案被毙,他就放大招。

想到这,杨诗雨心头一暖,幸好带了他来!

但紧接着,她俏脸一沉,生出一股无名火。

好你个王廷!

我忙得天昏地暗,七天没睡好觉,脸都憔悴了。

你倒好,成天在办公室翘二郎腿看风景!

让你分享好点子,你一声不吭,让我白忙活一周!

合着你在防着我呢?

哼,散会后看我怎么收拾你!

“王总,您大老远跑一趟,不如再坐下来听我聊半小时?”王廷指着黑板上的七个字,笑得自信满满。

“瞎闹!”王媛凤还没开口,胡佩林先炸了,“王总刚说她很忙,还要赶去下一家公司!”

胡佩林当然也看到了那七个字,但他没多想。

他还沉浸在方案被拒的打击里,哪有心情细品?

王廷直接无视他,继续盯着王媛凤。

“下一家先不去了。”王媛凤笑得像春风拂面,“我再给你一小时,希望你能再给我惊喜!”

她说完,在杨诗雨的陪同下,重新坐回主位。

地祥的几个人心情各异,也都回了座位。

“谢杨总给机会,那我就不客气了!”王廷点点头,直奔主题:“怕上火,喝王宝吉!”

“这就是我方案的核心,也是产品的广告语!”

“怕上火,仨字,简单粗暴,却藏着无数信息。”

“上火这词,谁不熟?熬夜上火,吃辣上火,油炸食品上火,生气也上火。”

“老中青三代人里,谁最怕上火?必须是年轻人!”

“他们怕长痘、怕口腔溃疡、怕口气,这些都是他们的雷区。”

“可年轻人哪有啥自制力?”

“让他们不熬夜、不吃辣、不碰油炸食品?想都别想!”

“因为不干这些,生活还有啥乐趣?”

“哈哈!”王廷幽默的讲解让全场都笑了。

他这波分析,精准戳中了年轻人的纠结日常。

“上火了,药店有的是消炎药。”胡佩林冷不丁插话,语气阴沉,“一款饮料,还想跟药抢市场?”

王媛凤听到这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

作为甲方,她得挑毛病,让乙方解答。

简单的问题她能看出来,深层次的她未必挖得到。

王廷的方案确实让她心动,但问题越多,方案越能完善。

要是王廷被问倒,说明这方案有硬伤。

所以不管胡佩林出于啥心思,他的质疑其实是在帮场子。

杨诗雨眉头一皱,但很快舒展开。

王廷敢抛出这方案,必然有备而来,哪会被这小问题难住?

只是她对胡佩林的印象又差了几分。

好歹是地祥创意部经理,关键时刻竟然因为私怨搞内讧?

这心胸,未免太窄了!

王廷瞥了胡佩林一眼,笑得云淡风轻,指着“怕上火”仨字,慢悠悠道:“看清楚,我说的是‘怕上火喝王宝吉’,不是‘上火了喝王宝吉’。”

“你见过谁上火了跑药店买消炎药的?”

“但你见过谁因为怕上火就去买药的吗?”

“胡经理……”王廷眼神陡然一冷,语气带刺:“你心里的疑问,我后面都会一一解答。”

“真想问问题?没问题!来点刁钻的!”

“普通人能想到的问题,我作为策划方,早想到了。”

平时王廷或许不会这么怼胡佩林。

但现在甲方还在场,你作为乙方代表,竟为了私怨公开唱反调?

不怼你怼谁?

胡佩林被怼得脸红脖子粗,低头不再吭声。

王廷继续:“怕上火,喝王宝吉,这七个字的核心在‘怕’。”

“‘怕上火’和‘上火’是完全不同的场景。”

“上火了,去药店医院,解决的是治疗问题。”

“怕上火?那是在火锅店、烧烤摊、加班桌前!”

“就这一个‘怕’字,精准锁定了我们的消费人群。”

“更牛的是,‘怕’字直接戳中了消费者的痛点和焦虑。”

“吃火锅、吃烧烤、吃油炸食品时,必须得来罐王宝吉!”

“饮料的主力军是谁?年轻人!”

“你啥时候见过公园里老头提着可乐狂喝?”

“所以,想让产品火,必须抓住最大消费群。”

“我们做到了!”

王廷说到这,停下来,抓起桌上的王宝吉罐装饮料,猛灌一口。

顺便偷瞄了眼王媛凤的表情。

惊喜来了——王媛凤满脸笑意,显然已经彻底买账。

就在他观察王媛凤时,忽感一道灼热目光。

扭头一看,杨诗雨正笑盈盈地盯着他,眼神里满是欣赏。

沉默片刻,王媛凤打破安静:“王先生,你这方案,应该就是我想要的!”

“既突出了产品的功能,又精准抓住了我们想打入的消费群。”

“这是份顶级的营销方案!”

“不过我还有点小疑惑,能不能具体讲讲这方案的核心?”

王廷放下饮料罐,郑重点头,假装沉思片刻:“其实很简单。”

“我给你们拍个广告,场景是这样的——”

“桌上摆一口火锅,辣椒在锅里翻滚。”

“演员拉开一罐王宝吉,广告语响起:怕上火,喝王宝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