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仲夏黄昏,夕阳斜照,给京城的青石板路镀上一层金色。孟家医馆内,最后一位病人刚离去,空气中弥漫着当归与黄芪交织的药香。
孟二娘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将散落的银针一一收好。年过四十的她,因常年劳碌,眼角已爬上了细纹,但那双眼睛依然明亮有神,看诊时专注而温柔。
“昭儿,天快黑了,进屋点灯再看,仔细伤了眼睛。”她朝后院唤道。
院中,一个青衫少女应声抬头,露出一张清丽绝伦的脸庞。孟雪昭年方十五,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眉眼间既有少女的纯真,又透着一股超乎年龄的沉稳。她蹲在一堆新到的药材前,正仔细分拣。
“娘,我再认完这几味便好。您看,今日王掌柜送来的当归品质极佳,根须分明,油性足,我想着明日再多进些。”她拈起一片当归,对着夕阳细看。
孟二娘望着女儿,眼中满是慈爱。丈夫早逝,她与雪昭相依为命,不仅将一身医术倾囊相授,更是教导她明辨是非,坚守医德。
“好孩子,进来吧,娘有事与你说。”孟二娘招手,神色略显凝重。
母女二人刚进屋内,忽听前门传来急促的叩门声。孟二娘眉头微蹙,这个时辰,通常不会有人来看诊。
“孟大夫!孟大夫救命啊!”门外传来一个老妇焦急的呼喊声,夹杂着细弱的呻吟。
孟二娘立刻起身开门,见一衣着体面的老嬷嬷扶着一位头戴帷帽的女子站在门外。那女子身形微胖,腹部明显隆起,似是有了六七个月的身孕,正捂着肚子低声哀吟。
“快请进。”孟二娘忙将二人让进内室,示意那女子躺在诊床上。
老嬷嬷焦急道:“孟大夫,我家夫人突然腹痛不止,劳您给瞧瞧。听闻您医术高明,特地远道而来。”
孟二娘点头,轻轻按压女子的腹部,又为她诊脉。忽然,她脸色微变,抬头看向那女子。
“夫人这胎...”她顿了顿,谨慎道:“似乎有些异常。”
帷帽下传来微弱的声音:“有何异常?”
孟二娘沉吟片刻,道:“夫人脉象滑而无力,胎动异常,不似正常妊娠。恕我直言,夫人是否服用过什么药物?”
室内一时寂静。突然,那老嬷嬷冷笑一声:“孟大夫果然名不虚传,一眼就能看出问题。”
孟二娘警觉地站起身:“你们是什么人?”
那女子缓缓坐起,摘下帷帽,露出一张娇艳却冰冷的脸庞。孟二娘倒吸一口凉气——这竟是当朝最得宠的贵妃娘娘的贴身侍女春杏!她曾在一次宫廷宴会上远远见过此人。
“孟大夫好眼力。”春杏冷冷道,“既然你看出来了,我也不瞒你。贵妃娘娘有孕已七月,但胎象不稳,太医说极可能是个死胎。娘娘命我假扮孕妇前来试探,看你是否能看出端倪。”
孟二娘心中一沉:“贵妃娘娘的意思是?”
“娘娘要你想办法让她‘顺利’产下皇子,且不能让人看出破绽。”春杏语气强硬,“太医院那帮老狐狸不敢做,推说无能为力。娘娘听闻你医术高超,曾有起死回生之能,故特派我来。事成之后,少不了你的好处,黄金千两,良田百亩,足够你母女享尽荣华。”
孟二娘脸色顿变:“这...这是欺君之罪!万万不可!医者有医德,此等伤天害理之事,我绝不参与。请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