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心态?”老王问。

“不是,”老头摇摇头,“是心静。你们城里人心太急,一会儿换饵,一会儿调漂,鱼都被吓跑了。我坐这儿一动不动,鱼就当我是根木头,自然敢来吃食。”

老王恍然大悟,回到钓位后告诫大李:“听见没?要心静!从现在开始,谁也不许大声说话,动作轻点!”

然而,即使他们尽量保持安静,直到太阳西斜,仍然一无所获。

傍晚时分,老头开始收拾装备准备回家。他的鱼护里至少有二十条鱼,都是品质相当不错的鲫鱼和鲤鱼。

老王看着自己空空的鱼护,叹了口气,终于放下了自尊心:“老师傅,我认输了。您才是真正的高手!能不能告诉我,您钓鱼多少年了?”

老头一边收拾一边说:“没多久,没多久。”

“您太谦虚了!”老王由衷佩服,“就您这技术,至少得有四五十年的功力吧?”

老头憨厚地笑笑:“真没多久...其实今天是第三次钓鱼。”

老王和大李面面相觑,根本不敢相信。

“不可能!第三次钓鱼能有这水平?”

老头解释道:“前两次是跟我孙子来的,他教了我基本操作。今天是他考试,我自己来试试。”

老王更加疑惑了:“那您这...这技术怎么练的?”

这时,老头的手机响了——那是一台老式的按键手机,甚至连彩屏都不是。老头接起电话,声音洪亮:

“喂?哎,是我...钓了不少,二十多条吧...嗯嗯,你放心...什么?特征?我想想...大概七米远,水深两米左右,底层是淤泥夹杂着一些水草...流速适中,每分钟大约五米...水温大概二十二度...对了,东岸有棵歪脖子柳树,树荫下有大量鱼星...”

老王和大李听得目瞪口呆。这老头说的全是专业钓鱼人才关注的细节!

挂掉电话后,老王小心翼翼地问:“老师傅,您刚才说的是...”

“哦,我孙子,”老头笑着解释,“他在大学学水利工程,最近搞什么科研项目,让我来帮他测点数据。”

老王更懵了:“测数据?那您钓鱼...”

“哎,这不是顺便嘛,”老头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主要是来测水文数据的,钓鱼只是打发时间。谁知道这鱼老是咬钩,烦得很,耽误我正事。”

老王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冲击:“所以您不是来钓鱼的?您是来...做科学研究的?”

老头点点头:“我孙子说这段河的数据很重要,关系到他们整个项目。他给我列了个单子,要我测量这些数据。”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测量项目和标准。

老王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