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压轴环节,才是重头戏。
我走上台,灯光渐暗。
“各位同学,今晚除了表演,我还准备了一份特别礼物。”
“送给那些习惯躲在光芒背后,窃取他人梦想的人。”
大屏幕亮起,播放一部短片——《光影之下》。
这是我用一个月时间搜集整理的资料做成的纪录片:
陈曜如何一步步窃取他人创意;
他如何利用家庭资源操控评审;
他如何诱导同学替考、伪造项目经历;
甚至曝光他父亲是某评审委员会成员,长期干预校级赛事结果。
视频最后,出现一行字:
> “真正的才华,不需要偷。
> 真正的强大,不怕被人看见。”
全场死寂。
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就在这时,陈曜冲上后台,满脸通红,眼里布满血丝。
“秦骁!你疯了吗?这是我爸的职业生涯!你这是在毁他!”
“我只是还原事实。”我平静道,“你们毁掉的,何止是一个人的前途?李哲死了,没能看到自己的作品获奖;我被逼跳楼,差点魂飞魄散。你们毁的是人生。”
“我不是故意的!”他突然跪了下来,声音颤抖,“我当时只是想赢一次……后来越陷越深……我真的后悔了!求你删掉视频,我可以退学,可以公开道歉……只要你放过我爸……”
他哭了。像个无助的孩子。
可我不会再心软。
“你可以道歉。”我说,“但不是对我。”
我按下遥控器,大屏幕切换画面——直播连线开启。
镜头里,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轮椅上,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设计集。
“那是……李哲的父亲。”有人认出了他。
我拿起话筒:“李先生,今天我想让您知道,您儿子的作品,从未被遗忘。这是他生前最后一稿《城市呼吸》的完整模型,我已经复原并申请了数字版权保护。”
说着,3D投影升起,一座充满生命力的城市景观缓缓旋转——绿植覆盖建筑,空气流动可视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全场落泪。
李父颤巍巍举起手,敬了一个军礼。
那一刻,陈曜瘫坐在地。
几天后,校方发布通报:
陈曜记过处分,取消保研资格,其父因违规干预评审被调离岗位。
《光影之下》获省级大学生公益影像奖。
我,秦骁,被评为年度最具影响力新生,并受邀加入国家青年创新人才库。
颁奖典礼那天,校长亲自为我戴上学士勋章。
台下,陈曜远远站着,身影孤单。
我走过去,递给他一张纸。
是他当年写给我的一封信复印件,上面写着:“秦骁,谢谢你帮我修改方案,你是真正的天才。”
“你还记得写下这句话时的心情吗?”我问。
他摇头:“那时候……我以为我们可以一起发光。”
“可惜你选择了偷光。”我说,“而我,选择成为光源。”
转身离去时,我听见他在身后低声说:“如果能重来……”
我停下脚步,没有回头:
“我已经重来了。而你,永远失去了机会。”
夜色如墨,星光璀璨。
我抬头望天,仿佛看见前世那个坠落的自己,在云端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