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七章 高原砺刃,边防序曲

当第一缕晨曦刺破昆仑山脉的晨雾时,西部边防某巡逻区的雪峰还凝着夜霜,苍翠的云杉林里却已传出细微的脚步声——郭小宝猫着腰,指尖划过沾着露水的沙棘丛,迷彩服的袖口蹭上了几片深绿的叶渍。他身后跟着边防班的三名战士:扛着无人机终端的大刘、背着通讯电台的小王,还有刚从新兵连调来的李明,后者正攥着步枪背带,呼吸有些急促。 “慢点,高原上别猛喘,巡逻的路段还长哩。”郭小宝回头压了压手,声音轻得像风拂树叶。李明点点头,用袖口擦了擦额角的汗——凌晨三点从边防站出发时,他还觉得零下五度的寒风刺骨一直觉得衣服穿少了,此刻却因为紧张和行军,后背已沁出一层薄汗。 这里是中国西南部边境的重要巡逻段,每一寸土地都刻着“中国主权”的印记。但近半个月来,有跨境恐怖分子多次试图非法越境,在山区隐峡谷和山洞隐蔽处搭建临时据点,甚至破坏边境牧民的牛羊圈偷偷宰杀圈养的牛羊。三天前,边防站接到命令:需对“黑沟谷”谷沟区域开展清剿,郭小宝所在的班组要提前摸清非法据点的位置——那是山区通往内地的隐蔽通道,也是恐怖分子自以为“隐蔽安全”的藏匿点。 “距离预定侦察点还有五百米。”大刘突然停下,将无人机终端架在一块岩石后,屏幕上很快浮现出几道模糊的热源信号,“三点钟方向,有两个临时哨点,中间大概三十米,没看到游动人员。” 郭小宝凑过去,手指在屏幕上点了点:“应该是放哨的非法分子,看热源强度,携带的是轻武器。李明,你用望远镜看看,他们的据点是什么样的?” 李明连忙架起望远镜,镜头里的景象逐渐清晰:两个用石块堆起的简易掩体,每个掩体后都坐着一名蒙面人员,正缩着脖子搓手,掩体旁堆着几个黑色背包(疑似炸药或补给)。“报告班长,据点是单层石堆,没有顶盖,旁边好像有简易爆炸装置的引线。” “好。”郭小宝从背包里掏出一张折叠地图,用铅笔在“黑沟谷谷口”的位置画了个圈,“我们绕到他们侧后方,留个人盯着,其他人继续往谷里摸,重点看有没有核心据点和被困群众。” 四人分成两组,郭小宝带着小王往谷内穿插,大刘和李明留在原地监视。谷底的路比想象中难走,布满了碎石和枯木,偶尔还能看到非法分子丢弃的罐头盒和烟蒂。走了约莫两公里,小王突然拽了拽郭小宝的衣角,指着前方一片开阔地:“班长,你看!” 借着晨光,郭小宝看到开阔地中央有三间破旧的土坯房,房旁站着几名蒙面人员,正围着一个篝火堆取暖。更远处的山坡上,还能看到几根竖起的钢管(疑似自制火箭筒支架),正对着巡逻路线的方向——那是非法分子的临时武器点! “快,把坐标记下来,通知边防站总部支援。”郭小宝压低声音,小王立刻打开电台,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将位置和据点规模传向后方。就在这时,一名蒙面人员突然起身,朝着他们的方向走来。 “躲起来!”郭小宝拉着小王钻进旁边的灌木丛,枝叶划过脸颊,留下几道细小的划痕。那人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嘴里还哼着模糊的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