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林墨到县医院的第三天,就迎来了他的第一次重大挑战。一位中年男子被紧急送来,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明显是心脏病发作的症状。
"家属说他有心脏病史,刚才突然胸痛倒地。"送病人来的村医急切地说道。
林墨迅速检查了病人的生命体征,判断是急性心肌梗死。但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没有心电图机,没有溶栓药物,甚至连最基础的氧气设备都不齐全。
"需要立即抢救!"林墨果断下令,"准备阿司匹林,硝酸甘油,还有..."
"林医生,我们医院没有这些药。"李护士长无奈地摇头,"只有一些中药和简单的止痛药。"
林墨一时语塞。在现代医院,这种情况有标准化的抢救流程,但在这里,他几乎束手无策。
"让我来看看。"张建国走了过来,把了把病人的脉,"这是心脉瘀阻,需要活血化瘀。"他转身从药柜里拿出几味中药,"马上煎药给病人服用。"
林墨想要阻止,但看到张建国自信满满的样子,又想到自己初来乍到,只好暂时忍住。他只能在一旁密切观察病人的状况。
半小时后,病人的症状有所缓解,但林墨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如果不进行规范治疗,情况随时可能恶化。
"张主任,我觉得病人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治疗。"林墨小心翼翼地提出建议。
"年轻人,不要总想着你们西医那一套。"张建国不耐烦地摆摆手,"中药已经见效了,再观察一下。"
就在这时,病人突然剧烈咳嗽,面色更加苍白,显然是病情加重了。林墨再也忍不住,冲上前去:"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他迅速让病人平躺,抬高双腿,减轻心脏负担,同时指导护士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在他的紧急处理下,病人的症状逐渐稳定下来。
张建国站在一旁,脸色阴晴不定。林墨知道,这次冲突只是开始,他在这家医院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
---
3
病人的稳定给林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连夜翻阅了医院仅有的几本医学书籍,结合自己的现代医学知识,制定了一套适合当前条件的治疗方案。
第二天一早,林墨找到了赵院长:"赵院长,我需要一些特殊的药品和设备来治疗那位心脏病患者。"
赵院长推了推眼镜:"林医生,你知道我们医院的条件有限,很多药品和设备都申请不到。"
"我理解,但有些基础药物是必需的。比如阿司匹林、硝酸甘油这些,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是救命药。"林墨语气坚定,"我可以联系市里的医药公司,看看能否想办法弄到。"
赵院长沉思片刻:"这样吧,你写个申请单,我看看能不能通过关系搞到一些。不过别抱太大希望。"
就在这时,急诊室又送来一位病人,是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高烧不退,已经昏迷。林墨立即接手检查。
"症状像是脑膜炎,但需要进一步确认。"林墨皱着眉头说,"需要做腰椎穿刺检查。"
"腰椎穿刺?"张建国正好路过,听到这话立刻反对,"这么危险的检查,万一出事怎么办?用中药退烧就可以了。"
林墨深吸一口气:"张主任,如果不及时确诊和治疗,孩子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腰椎穿刺是常规检查,只要操作规范,风险很小。"